他虽然不明白太祖皇帝的视线为何如此诡异,但他知道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天幕上的弹幕也陆陆续续有人说起了当时的景象。
真的就是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人们的脸上都是带着富足的笑容。
所以这样有什么不好?
说到这里,秦敏才的声音也出乎意料的平和,甚至有些向往,很是温和,“从熙宁二年到熙宁九年,根据统计,全国修建成功的水田、官田、民田有顷。”
“在古代来说,拓展田地就是增加财富,这难道不是一种增加财富吗?”
秦敏才的眼睛也带着一种亮光,看着下面的人。
其实思绪已经回到了那个时候大家都积极奋斗的时候,都在努力的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是以人为本,就是社会进步。
(我记得,那一年的粥可甜了!)
(去年饿死了我爷爷,后来那年我家开了荒山,多种了一点东西,那个冬天我家没有饿死一个人。)
(劳役也有钱了,能有些钱回来,至少能买得起粮。)
(也就是修了一条水渠,我们村大丰收了,水渠接连的几个村都好收成嘞!)
(这些都要感谢王荆公。)
……
天幕之上的弹幕陡然就多了一圈感谢的话语。
王安石看不见,朱清谷则是轻点指尖,让系统把一些弹幕投影到了王安石的脑中。
王安石见到很多事情都没有太多涟漪,可是看到这些,他也难免有些波动。
他转头向后看了一眼朱清谷,朱清谷只是浅笑着一点头。
他也是一点头。
赵顼脑中也出现了这一幅盛世景象,随即又无奈惋惜,怎么就走到了后面那样去了?
接下来秦敏才也说到了王安石变法当中的均输法。
核心内容也就是改变了从地方政府固定向汴京输送物资,而是改成东南六路物资运输。
并且设立了运使,根据汴京需求和各地物资丰歉情况调取物资,避免重复运输和浪费,并且还会平衡物价和储备。
在物价低的地方多收购,物价高的时候抛售,不仅稳定物价,还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已经很接近现代的观念了。
再对比一下明朝的看看,明朝的政府就像是一个头重脚轻的怪物,对于外界的反馈都是不及时的,也是没有太多经济上的考量的。
“均输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资运输效率,降低了财政成本,但是肯定也是触动部分官僚和商人的利益的,到了后期,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这部分人也很好理解,之前的那种方式难免有黑手,现在你不给我贪了,那我可不是要反对你?
喜欢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请大家收藏:dududu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