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进西阁没别的想法了
131章
虽皇帝那样说了,因着眼前会试在即,这是皇帝登基后的会试,考中的都可以称“天子门生”,是皇帝以后用着最顺手的人,所以五月前皇帝有多少事都要先放下,第一要顾好这一项。
崔兰愔就觉着迁都的事还远着,皇帝不过是让她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且皇帝一向算无遗策,行事之前必会安排得周周全全的,崔兰愔觉着到时自己只要照着行事就好。
当然,她也要有所准备,早上来到东阁后,她问宋彰道:“后面两个月,咱们大致能有多少商税入库。”
宋彰估算了一下,“自往各行省设点驻人后,每月的商税比之前增了两成,待时候长了必还会增加,如今一个月差不多有四十二万两。”
因着商税都是三个月一交,之前已收上来三个月的105万两,这样到四月下旬又能收上来约一百二十多万两。
从怀孕后,皇帝每日都要拿了奏疏对着她肚子念,每念完一个,还要将批复也讲出来,不知不觉中,崔兰愔于朝中大小事都有了大概的了解。
这回对照着这些年抵御鞑喇来袭增加的军费,崔兰愔大致估算着,两百多万两,一年军费的两成半,该是能顶一阵子的。
崔兰愔这一问,宋彰就有所察觉了,他朝北指了,低声问道:“娘娘,是陛下要有所举动了?”
边上姜奭也是目光炯炯地看过来。
两人是她的左膀右臂,是可以交托一切事的心腹,后面她要行事都要交代给两人,自不用瞒着两人。
崔兰愔轻轻点头,“陛下准备迁都回燕城,该会对鞑喇用兵,此事暂不能对外声张,你们心中有数就是。”
宋彰和姜奭都是精神大振,宋彰激动不已:“陛下英明,我等定当竭尽所能助成此事。”
姜奭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估着各粮仓的存粮不足,是不是要提前备着些?”
三人正商讨着,不言找了过来,“娘娘,陛下请您过去。”
朝臣们不在的时候,有时嫌来回拿奏疏麻烦,皇帝就会让她去西阁听他念奏疏。
崔兰愔也没多想,对宋彰两人道:“你们继续于此做事,将想到的都给我理出个章程来,我稍去就回。”
两人应了,崔兰愔出了东阁,才发现西配殿里已没了等着陛见的朝臣。
平时这个时候可散不了,是皇帝理事的速度又加快了?
这还真有可能,崔兰愔听古尚书过来学过,皇帝思绪转得太过,朝臣们很多时候都跟不上。
要是皇帝不用往下交代,根本用不着一上午都耗在西阁里。
进了西阁,她才发现皇帝的大案边上又设了一座,皇帝起身拉她坐到那里,“以后你就坐这里看奏疏。”
若不是皇帝按着她的肩,崔兰愔差点又站起来,她没想到昨晚才提起,皇帝今天就来真的。
“表叔,这个开不得玩笑。”
“不说了要替我守住后背?”
虽皇帝还是平日说笑的口吻,崔兰愔却知道他是认真的。
皇帝指着案上一摞奏疏:“别想那许多,先给这些都看了,再试着写出批复。”
崔兰愔定了定神,没再多说,拿过最上头的奏折看起来。
手边有不言备好的笔墨和纸笺,她根据看出的问题所在和想到的解决之道,试着写出批复。
不知不觉她就专注进去,还是皇帝叫她,她才知道已到了午间。
皇帝已拿起在她纸笺上写出的批复看起来,所有的奏疏都在他脑子里,这会儿也不用对照。
真的就是一页一眼,顷刻他就看完了,那可是她花了一个多时辰才看完批复出的,崔兰愔这是第一次领略了朝臣们在皇帝面前是什么心理。
边上皇帝却开始夸起她:“可圈可点,这不是立时就上手了,假以时日会必会更周全。”
崔兰愔到这时自然明白了,问向皇帝:“之前你是给孩子念奏疏还是给我念的?”
皇帝笑着抱住她,“给孩子也给你,你不总说我做事一箭三雕都是少的么?”
崔兰愔忍不住道:“怎不早些说给我,那样我听着也能更上心。”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你那会儿不是思虑过多么。”
崔兰愔无言以对,那会儿皇帝无论怎么做,她都会怀疑不信。
三月十六的会试日,朝野瞩目。
崔家和顾家都动起来,女眷这边,顾氏、董湘、常氏、丁氏、崔兰婷四人陪着姜氏和崔兰芝往天福寺给洪佶求了福牌。
崔兰芝又单独陪着洪佶往夫子庙拜了。
崔兰愔抽不出时候回去,就让不语去她嫁妆里找些寓意好的摆件或是挂牌送回去。
不语翻了一通回来,拿回了一个青玉魁星摆件和一个五彩蟾宫折桂挂图赏瓶,“娘娘,这两样还能入眼,别个都不如以前送的,就放着了。”
之前崔戬、崔禹、崔重下场县试时,她给三人都送了寓意好的挂牌和摆件,那一回该是把好的都挑出了。
人都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从破落崔家到卫王府,从卫王府到皇宫,崔兰愔觉着自己的眼光不断抬高,一般的东西已入不得她的眼。
她是这样,她身边的不语和艾叶桑枝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