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 120130(第8页)

120130(第8页)

兵部则负责武官铨选、军令发布、军需粮饷、武举考功。

结束了宣宁帝时开始的,军权全归兵部的局面。

李首辅还没卸下兵部尚书之职,因着他一直抱病不出,这段日子都是兵部左右侍郎主掌兵部之事。

兵部主官不在,皇帝又是这样强势下令,韩杨两位阁老和万山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兵部两位侍郎对望后,谁都没站出来反驳。

见识过徐宪骁勇的老臣们都是心潮澎湃,如今悍将回归,北地忧患可解了。

皇帝重整了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又有了和兵部平分秋色的权力,崔冕欢喜得直发晕,以为自己终于熬出来了。

他在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的位置上多年,没有辛劳也有苦劳,

他怎也是皇后的堂伯,他以为皇帝该留用他。

却没高兴过一刻钟,皇帝发话,大都督府里关键差职上必得真刀真枪的武将担任,无人宁可空着。

更进一步要求,领虚职的要么回家,要么降品级安排到合适的差职上,二选一,没有第三条路给你走。

还是徐宪详细考核了,得知这些年五军都督府里核对军户黄册这些都是崔冕管着的,打理得还算井井有条,徐宪就问他愿不愿留下任经历一职。

经历一职是正五品,都督佥事可是正三品,落差实在太大,不过崔冕也不想就此回家,一横心还是接了经历之职。

他灰心丧气地回家,不想崔晟和崔昘听说后,却一起来贺他。

第125章三方协办娘娘可有章程了?

125章

崔晟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往二房厨房里快手炒了两个下酒菜,兄弟三人边喝边说话。

崔晟先说道:“这么些日子也够大哥看出来了,陛下是容不得不作为还占着位置的,想蒙混过日子的都挨不长。

大哥如今靠多年的积累得了经历之职,这可是实打实的,往后继续用心办差,升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哥这样务实,也会得人高看。”

崔冕有些听进去了,说出了顾虑:“人家不会笑话我么?”

崔昘给他满上酒:“大哥,这事儿三弟不好说,我却不怕说。

当年咱们二房拿了大房的爵位,无论怎么找说法都是不地道。

世上事皆有因果,有那样的前因,就有二房几十年无建树,因果相随,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大哥想一想,当初若是二房没得爵,以你我二人平庸的资质,咱们会有什么前程?

多少科道上出来的一辈子都摸不到五品,大哥还嫌什么?

大哥这些年不过是守着本分当差,不功不过而已,换个进士举人出身的只会做得更好。

徐侯会不知么,不过是看大哥是娘娘的伯父,不想她面上不好看,才留了大哥。

所以,我劝大哥将以前那些想头都收了,咱们从头开始,给二房的子孙后代也打个样子出来。”

崔昘一席话给崔冕说得无地自容,他连饮三盏后,一脸羞愧地对崔晟说道:“你这正经的国丈还当着五品的差事,我却看不上五品实职,委实是贪心太过了。”

崔昘既已把话挑破,崔晟也没惯着崔冕。

“二哥说的不错,因着娘娘,咱家人只要实心办差,陛下都会看到,也不会埋没了,升迁必会比别人顺畅,若还不足意,确实不该。”

“不会了,往后我会用心当差,有多大本事就端多大碗。”崔冕连连点头,又道,“我转不开的时候,你们还要像这样点醒我。”

崔晟和崔冕一起举盏敬他,“一家子兄弟自该如此。”

崔冕原以为他降了品级,程家那边会瞧不上,崔兰婷的婚事再有个反复。

却是他想多了,程家反而加厚了聘礼,程圭过来府中,在崔冕面前表现得倒比原来更尊重了。

崔冕回头同崔昘感概,“以往都是我错了,做人厚道些才有福报。”

***

二月初九皇后生辰后,皇帝就让筹办陈老太后寿辰庆典,和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是由皇后统总着礼部和内府来办。

朝臣们忍了皇后掌着商课提举司,是因那是皇帝新设的名目,且收的商税都入了皇帝的私库,就算皇后于延华殿东阁理商课提举司的事,说起来也是帝后的内务。

可这回皇后统总礼部筹办陈老太后寿辰庆典,却是前朝事,这绝不能混淆。

一时满朝哗然,重臣纷纷谏言,就连敬王都站出来说不合适,带头反对得最凶的几个都做好了挨板子回家的准备。

皇帝却罕见地好脾气,一句“皇后想尽心”,给了解释。

朝臣们到现在也没弄清,当初皇后是得了陈老太后青眼才有机会接近卫王的,还是皇后先走通了卫王才入了陈老太后的眼,但陈老太后拿皇后当亲孙女待确是做不得假,于陈老太后生辰时,皇后想表孝心也是人之常情。

皇帝又是这样好声好气的,朝臣们就有些受宠若惊,觉着皇帝也是听得进话的,往后还是很可期,那样这回是不是就通融一下?

且皇后于外朝事能知道多少,还不是礼部说了算,不过给她挂个名儿,妨碍不到哪去。

皇后本就在东阁,朝臣们出入延华殿都见惯了的,古尚书上回还去东阁找皇后说情来着,如此不往内庭去,也说得过去。

朝臣们就这样雷声大雨点小地收了场,不过却同情起古尚书来。

宣宁一朝时,礼部和内府每回协办都要闹出推诿扯皮的事,几回下来宣宁帝就烦了,再有庆典都是交给礼部,内府只管着一应打杂的事。

这回又加上个皇后,古尚书和礼部有得头疼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