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等到未时,才见不言过来,上前就是,“诸位大臣散了吧,有事明日再禀。”
“陛下在延华殿?”李首辅以为皇帝是想躲到本元殿彻底搬好了再现身。
“陛下还在福宁宫。”
臣子们有些惊讶,崔二小姐那点事哪就至于了?冯阁老不大尊重地问,“是崔二小姐不肯落胎?”
“不想步韩阁老后尘,冯阁老还需慎言。”不言凌厉地看向他。
宣宁帝身边的广升当初多大的势,在一众阁臣面前也要客客气气的,不言不过是近身服侍皇帝的,真当自己了不得了。
冯阁老怒视回去,“你算哪个,就敢同老夫放肆。”
“我是不算哪个。”不言硬气地怼回去,“冯阁老好自为之吧。”转身走了。
冯阁老气笑了,“一个私孩子,真当是凤凰种了?”
因着只搬皇帝住进来后添的用物,和皇帝的印信等重要物事,本元殿原有的家具摆设一概没动,不言走后,本元殿这边也搬好了,内侍们也都往延华殿去了。
对着一座空殿,皇帝又不见人,这些人只得散了。
第二日,李首辅称病未出,另四位阁臣同一众需陛见的朝臣还是来了延华殿。
延华殿虽比本元殿小些,因着是敞开的格局,感觉上就要比本元殿阔亮许多。
皇帝仍是在西阁理事,因着西阁是个通间,皇帝该是在东阁起居。
冯阁老上前奏道,“陛下,迁宫的事还需再议,延华殿……”
皇帝冷冷看着他,“你说哪个是私孩子?”
第92章清醒我很想看看有谁能不一样
九十二章
皇帝不需要冯阁老回答,也不给他分辨的机会,“叉出去,杖二十。”
皇帝的话才落,廊下候着的两名麟卫就进来将冯阁老提了出去,两下里衔接的太快,包括冯阁老在内的几位阁臣都没反应过来。
也不知那两位麟卫做的什么手脚,冯阁老连一声都没吭出来。
就算申阁老、郑阁老、姚阁老三个都和李首辅一系的不对付,这会儿也是被皇帝的杀招震慑住了。
外头很快响起行杖打在肉上的噗噗声,尤其冯阁老一下声都发不出,是留活口还是不留啊?一下一下敲得人毛骨悚然。
整个延华殿内外一片寂静,内侍们走路都是踮着脚。
分外煎熬中,杖击声停了,皇帝弹了下指,不言出去吩咐了,“送冯阁老回家养着吧。”
皇帝留了冯阁老一命,没往死里打,西阁内三位阁老屏住的那口气才喘匀了。
皇帝再次重申道,“朕之家事非卿等可议。”
上回有韩阁老,这回是冯阁老,三位阁老无比深刻地认识到,皇帝的家事就是他的逆鳞,绝不容朝臣指点议论。
崔二小姐是皇帝认定的家人,这回都牢记了。
整个皇宫都是皇帝的家,皇帝想换个地方住,那样迁宫之事也是皇帝的私事家事,早上还说不劝回皇帝不罢休的,这会儿竟没一个敢站出来提一句。
昨天都还兴致勃勃猜着崔二小姐的情郎是谁,今儿都噤了声。
申阁老暗叹李首辅又输了一局,他已经打探到了,李首辅是想让冯阁老劝谏不成后,招集人往奉天门外长跪,做出以死劝谏的样子来。
如今却是半招都没使出来,就被皇帝掐灭了。
申阁老慢慢品出来,皇帝好似对做明君贤君没兴趣,他根本就不走寻常路,之前的经验和做法在皇帝那里就使不上劲儿。
皇帝又有那样可怕的脑子,迄今为止,无论多少奏疏,只要过了皇帝眼的,皇帝就不带忘了。
不但忘不了,皇帝很多时候都略过内阁的票拟,自己就能给出合适的批复,长此下去,内阁就会回归到最初的咨政作用,不复如今的权限。
申阁老已想开了,阁臣们都在六部和各署衙兼着重要差事,照旧有发挥的地方。
只有李首辅,习惯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号令百官,是不会甘心退下的。
皇帝先以他的私事朝臣不得干涉为由,用姚阁老换下了韩阁老,由姚家族学出身的官员对上李首辅一系,牵制了李首辅的视线。
接着安排崔二小姐带人往各处抽份子,让李首辅一直坚持的“
藏富于民”的说法站不住脚,将商税收入私库,打了李首辅一个措手不及。
改龙袍颜色和迁到延华殿起居,进一步削弱了李首辅的威望,又以私事不得朝臣干涉拿下冯阁老,连下两位阁臣,削了李首辅的左膀右臂。
目前看都是皇帝占了上风,不过李家和李老太后经营了两代皇帝,已不是树大根深能形容的,这会儿谈输赢还早。
就看李首辅后面如何同皇帝过招吧!
用过早膳,崔兰愔正准备往前头陪陈老太后,不想陈老太后却过来了澹月居。
“头三个月要格外注意。”陈老太后拉着她一起在罗汉榻上坐了,“谁来了都不必迎。”
崔兰愔笑道,“我觉着还好,曹院判也说适当走动些反而好些。”
陈老太后见她没再像昨日那样置气,暗暗点头,她转身对夏姑姑高姑姑道,“你俩去檐下守着,我同愔姐儿说些体己话。”
夏姑姑和高姑姑就招呼着艾叶桑枝一起出去了,然后两人守住明间门外和起居间的窗下,不语艾叶三个都不许靠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