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实竟是这么让他如此无法面对,陈太后手里的两道诏书,一道是大郢开国太祖留下的,一道是高宗留下的。
原来暗麟卫是当年太祖暗地创建的,专为后世子孙留的有力后手,暗麟卫三代一百零八卫,是可以于宫禁中来去自如的存在,有这样一支力量,就算是覆国了都可以东山再起。
太祖留有密旨,暗麟卫没有显露于世的时候,唯有皇帝可知,所以,不知道暗麟卫存在的他,不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么?
还有高宗,封了他做太子,他继位时也没有任何争议,怎么背后就要将暗麟卫交到陈太后手里。
就为了对不起陈太后,就要将他这个继位的儿子置于这样尴尬的境地。
他竟是连选择自己继位者的权力都没有,陈太后选了谁就是谁,人人都称道高宗是明君贤君,明在哪里,贤在哪里!
喉间一阵腥甜,宣宁帝一口血喷出来,问了数声,“我算什么?”
第62章怅然坐到那个位置都会如此么
六十二章
问到最后一句时,宣宁帝的语声几不可闻,半卧的身体也软了下去。
太医赶紧上前探脉,几位太医又试着施了几针后,哀戚着回禀道:“陛下龙驭宾天了。”
屋里立时哀泣声一片,李太后更是哭到几乎晕厥,李首辅自己哭得伤心,还要顾着李太后,看着很是狼狈。
满殿里哭的人里,有几个是真心的呢?
崔兰愔是没看出来,就是李太后也多是为着担心将来事而哭的。
对着眼前乱糟糟的一切,崔兰愔有些无所适从,她好像不该呆在这里。
手被拉了一下,却是卫王,他指着外间,“扶太后去坐。”
一切就像梦中一样,崔兰愔这会儿仍是恍恍惚惚的,没人指点她,她都不会动作说话。
“哦!”她跟个木头人一样站起,过去扶住陈太后,学舌道,“表叔让我扶您出去坐。”
多年的隐忍只为这一刻,可陈太后却看不出多痛快。
宣宁帝生下来就养在她跟前,直到九岁搬到东宫,那会儿该是曾母慈子孝过,现在人走了,一切的恩怨也就勾销了,此情此景,难免怅然。
听崔兰愔说了,陈太后脸上缓和了不少,由她扶着往外间的罗汉榻上坐了。
才坐下,就听里头李首辅哭道,“国不可一日无主,还请王爷尽早登基,这样先帝走的也安心些。”
屋里静了一下后,跟着申阁老等也一起道,“还
请王爷尽早登基。”
跟着是一阵扑通跪下的声音,众臣子齐声喊起了:“吾皇万岁!”
李家能有今天,真不是平白来的。
就李首辅这样快的应对,申阁老等根本反应不及。
于这样时候,多少回都证明了,第一个请新帝登基的人,绝对会在新帝那里留下好感,就算是新帝之前不得意的人,也会扭转印象。
果然,等申阁老出来分派事情的时候,他脸上的懊恼根本藏不住。
要办丧事,要准备新帝登基事宜,数不清的事在等着。
两位太后年事已高,不宜留在此间,李首辅喊来跟着李太后来的,让抬着李太后回了福安宫。
卫王于忙乱中过来,对陈太后道,“让愔姐儿陪您回宫。”
陈太后也不给他添乱,扶着崔兰愔手站起来往外走,走出去两步后,她没有回头,沉声道,“当年的约定到此就结束了,剩下的事你自便吧。”
卫王“嗯”了声,招来谷丰,“送太后……和二小姐回去。”
崔兰愔找回了些神志,想到这会儿正是用人的时候,拦住谷丰道,“有钱伯呢,我们自己就回去了,不用你。”
钱和在谷丰肩上拍了一记:“宫里我比你熟,你留下多顾着王爷。”
谷丰看了眼卫王,可惜他照不言差得远着,多数时候都猜不出卫王的想法,这会儿也是,想想,折中道,“我送出本元宫再回来,这会儿臣子们都往宫里来,人挨着人的,我帮着开路能顺畅些。”
陈太后还是没让叫辇,仍是差不多的一句,“我想走一走。”
只是和来时已是完全不同的心境。
“表叔保重。”这个时候崔兰愔实不知该说些什么,她扶着太后往外走去。
卫王在背后叫住她:“愔姐儿!”
崔兰愔回头,卫王却只看着她,随后摆手道:“去罢。”
一行人从本元宫正殿后门出来,下了后檐廊,穿过庭院要出后门时,恰见文颂打头带着几个抬着箱笼的内侍往里来。
见到陈太后,他慌忙上前行礼。
陈太后摆手,“忙去吧。”
文颂退步让开,在崔兰愔经过时,他忽然喊住了:“这位是崔家二小姐吧?”
崔兰愔停住福礼道,“我是。”
文颂点头,对陈太后道,“后面内外命妇都要进宫哭灵,别再冲撞了崔二小姐,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