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向明在家里绝对的支持者,“小棉袄”施宛马上反击。
施飞英刷地看向大人桌,看到王念正在低头夹菜,这才放下心,可怜兮兮地撇嘴求饶。
“我再也不学爸爸了。”
王念哭笑不得地按了按眉心。
“你也别说飞英,你不也经常让飞英中午吃完饭给你送去学校。”施书文永远是姐弟中最公正那个,慢悠悠地指出了妹妹的错误:“你还从家里偷偷拿零嘴去学校给同学吃吧。”
“哥,我再也不敢了。”施宛也忙求饶。
三兄妹一个是一个的克星,施宛最害怕的就是施书文这个大哥。
施书文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一副所有皆在掌握之中的沉稳摸样。
王念也好像被教育似的缩了缩脖子,因为姐弟俩带饭去学校还都是她一手准备的……老大没说就没管。
“其实我觉得夏伟说得还真有些道理,要是王念阿姨去学校门口开个小饭店,生意肯定能红火。”
丁鸿运放下筷子,喝了口果汁,这才悠悠地开口讲话。
王念竖起耳朵继续听他说。
学校其实并没有强制要求孩子们在学校食堂吃饭,只是大多数学生父母都是附近厂子的双职工,所以中午基本都没空在家做饭。
至于自家三个孩子,正好映衬了上头施飞英所学的那句话。
不娇惯孩子向来是施向明的一贯理念,哪怕学校离家就几分钟路程,孩子们也只能吃食堂。
三个孩子在431厂都已经习惯了中午凑合一顿,所以很平常就接受了安排。
王念中午就经常看到有学生到化工厂生活区的小饭馆里吃,不过那些都是少数,毕竟饭馆里的饭菜其实也不便宜。
丁鸿运继续说:“对面那些小饭馆的定价都太高,我爷爷说他们不会变通,生意做不长久……”
不愧是祖上几代都经商,丁鸿运的经商头脑比许多大人都要灵活。
王念刚想到那些小饭馆的价格学生们承受不起,这丁鸿运就说了出来,甚至想得比她还要细。
王念听得更加认真了些……
丁鸿运顿了顿继续说……
丁鸿运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爷爷说要是那些饭馆要是能针对学生消费能力推出一些饭菜的话,生意肯定能红火。”
在食堂吃饭肯定需要交伙食费,在哪吃不是吃,价格差不多亦或是稍微贵一点点的情况下当然会选择味道更好的地方。
但生活区的小饭馆都不愿意降低利润,所以顾客大多还是来自生活区厂职工。
“书文这个同学真有经商头脑。”没想到周玉英也在偷听,说着话不自觉摸了摸肚子:“不晓得是天生还是父母培养的?”
王念只回了四t个字:“耳濡目染。”
“那我肚子里这个估摸着从小就得学他爸舞刀弄枪。”
“不一定。”王念笑,说着朝脑袋趴在桌边偷偷给两条狗子喂肉的施飞英指了指:“飞英跟他爸哪点像?”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