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黛瓦汇聚而成的一个渔村。
村子在数年战争中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青石板路蜿蜒而过,随便往哪看去都能自成幅水墨画。
“走吧。”王念喘匀气,迈开大步。
渔村里没什么人,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倒是门口晒的渔网能看得出房子里还住了人。
张红燕仍旧不怎么待见胡文丽,能不搭腔就尽量不说话。
倒是王念主动又提起了布兜子的话题:“你认识咱们街上那家裁缝铺的师傅?”
“打过几回交道,老头和老太太都不是什么好人,给点颜色就蹬鼻子上脸。”胡文丽显然在裁缝铺吃过亏。
“那你还让我去那买碎布。”
“人是不咋地,不过布的质量没话说,比国营商店里花色多,也耐洗。”
王念笑。
“好心当成驴肝肺。”胡文丽忽然又牛头不对马嘴地傲娇上,说着还白了眼王念:“不想去就别去。”
“你……”张红燕欲言又止,无声表达着不满。
王念哈哈一笑,拍拍胡文丽的胳膊:“谁说不相信,急什么!”
“你这样的表情我看得多了。”胡文丽没好气地抄起手,又重重跺脚:“好心好意告诉他们,反过头来就说我故意害人,不是狗咬吕洞兵是什么!”
张红燕不自在地撇过头去。
当初胡文丽也说过光华街裁缝铺的老两口为人不咋地,结果没人信,后头又怪人故意哄他们上当。
好像其中就属柳敏骂得最凶。当时大家都说柳敏耳根子软谁说什么话都信。
眼下想想……好像确实怪不着人家。
“那你告诉我,不怕我也跟大家一样反过来骂你坑人?”王念还是笑眯眯的。
胡文丽“哼”了声,不屑地转过头去。
“好话坏话我听得懂,刚才就是在盘算家里窗帘要买多少布才够,不是不相信你。”
搬进来快四个月,家里就几间卧室买了窗帘,客厅好几面大窗的需要不少布料,暂时还没提上日程。
“要是买窗帘我还知道一家……”胡文丽马上就又说了起来。
跟着人群一路往前,穿过村子,延绵出几百米的码头出现。
码头人声鼎沸,瞬间就淹没了王念说话的声音。
渔船还在源源不断靠近码头,一筐筐海鲜从渔船抬上码头,刚落地就有数人围拢上去。
王念还在愣神间,胡文丽一把抓住抓住她胳膊就往岸边走:“去那边!”
渔船缓缓靠岸。
“鲈鱼……”
渔船上的大爷嗓门洪亮,船还没靠拢就大声吆喝起来。、
想要买的就留下,不想买的就可以赶快到下一处寻找。
“你买吗?”胡文丽大声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