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一斤好料子不能挑选,三文一斤在棉布里不能挑选,两文一斤粗布料子不能挑选。”
“我挑两斤不送针线的。”顾佳琪立刻说道。
伙计立刻让柜台里的伙计拿出一大包布头来,放在柜台上让顾佳琪随意挑选。
顾佳琪随手翻了翻,只要了细棉夏布。
夏天才过去不久,这些柔软轻薄的细绵布头还是很多的。
眼下又是中秋,别人想挑也会下意识在同等的秋布里去挑。
大块布头可以给家里小娃缝新衣裤而不需要另外扯散布。
十岁以下的孩子,两、三块颜色相近的同等布料就能拼接出一件舒适好看的新衣裳了。
顾佳琪打着同样的实惠算盘,并不是为了拼接出一件外衣,而是……
夏布轻而薄,穿在里边贴身舒适,还没那么占重要。
她挑了三斤颜色相近布角整齐的大块布头出来,又加了一文钱买了缝衣线。
伙计被她的精打细算给算愣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又说不上所以然来。
最后,给顾佳琪将布料折叠好拿粗绵纸包好,布头不打折,收了二十五文钱。
逛这一趟,一共花了二百四十文钱。
这也是顾家难得的一次大采买。
等伙计将布匹也拿粗绵纸包好之后,顾丰氏又花钱单买了一包不同粗细的缝衣针。
付完了钱,就喊三兄弟进来把布料搬到驴车上去。
等他们出门之后,掌柜的突然感慨了一句:
“这娘儿俩是会打算盘的,帐都分开算了,优惠都分开给了。”
驴车前行,一直到出镇的时候,顾北亭才好奇地看向妹妹。
“琪琪,家里不是都有衣裳穿么,怎么还买这么多布料?”
顾佳琪笑道:“四匹夏布,反季买清仓货很划算。”
“反正放到明年也还是新衣裳,还能提前一年做出来,不慌不忙。”
她这么一说,三兄弟都笑了起来。
不愧是他们的妹妹,就是会算帐!
“还有两匹细绢布,可以做成棉衣内胆。”
“就是不和外衣料子缝在一起,穿脏了洗外衣即可,棉衣内胆不需要洗,晒晒就好,洗多了不暖和。”
“布头我自己练练手,细麻料子当然是给爹和哥哥们干活儿穿的。”
“逸哥哥送的都是好料子,你们也不想穿着好料子上山下地吧,总没那么肆意。”
她这么一说,兄弟几个一脸恍然,连连认同地点头,就连顾岳祥也不禁笑了。
闺女是个能持家的。
哪怕是在有钱人家长大,也没有养成铺张浪费的性子。
也对,但凡她性子娇纵一些,只怕也不能在顾家适应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