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大结局【全文完】愿你被人……
六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景暄和在休沐的时候走遍了他们曾经去过的所有地方,却还是没有找到他。
独自一人的时候,她总是会拿出那半枚金鱼玉佩,想象着他在的样子。
回到顺天府,也许是触景生情,景暄和总会想起她破过的那些案子,以及遇到过的各色各样的人。
这一日,新皇朱旭赟将她召入了宫内,他甫一登基,就以勤勉着称,龙案前摆了很多奏折,几乎堆成了小山。
“臣景暄和参加圣上。”景暄和施了一礼。
“景指挥使平身。”
“谢圣上。”
朱旭赟端坐于龙座上,道:“最近杭州出了一件奇事,杭州知府宋岐在任期间疏浚西湖,很是得力,却有人弹劾他贩卖私盐,有不臣之心,朕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派景指挥使去杭州一趟最为稳妥。若宋岐行事规矩,是小人诬告,朕也不好诬了忠臣,让文官们寒心。可若是他真的胡作非为,朕也不能轻饶了他。”
“谨遵圣喻,臣愿去往杭州,将事情调查清楚。”景暄和垂眸道。
朱旭赟说:“这六个月以来,朕下令重建了东林书院,又派人将春深书院恢复了原样,就是因为之前宦官们横行无忌,寒了衆臣的心,所以朕往後处理案件,只想慎之又慎,不想再出现于景涟大人的悲剧了。”
“臣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定会协助圣上,让四海清明,天下无冤!”
朱旭赟赞许道:“很好,有景大人在,朕便放心了许多。”他顿了顿,“朕这几个月来也一直派人寻找万大人的下落,却都没有消息。在讨逆一事上,若不是万大人指挥得当,妙计频出,朕不可能这麽顺利地入主紫禁城,若不是黎振搞鬼,万大人现在也不会……”
他叹了口气,“景指挥使可有灵安的消息了?”
景暄和眸光一闪,只是摇了摇头。
景暄和退下後,身旁的小太监按捺不住了,问皇上:“主子万岁爷,您为什麽不告诉景大人,万大人在……”
朱旭赟喝了口茶,道:“话都说明白了,还有什麽意思?”
小太监噗嗤一笑,抿了抿嘴。
*
景暄和是顺着水路来到江南的,此时正值盛夏,湖中铺满了婷婷的莲花。官船在莲花丛中穿行而过,拨开碧绿的莲叶,水波荡漾,惊起了一滩鸥鹭。
此案并没有花费多长的时间,景暄和查到,宋岐家徒四壁,连官服都打上了许多补丁,当地的士绅为了走後门找到宋岐,许他黄金百两替自己办事,宋岐却拒绝了,那人怀恨在心,这才构陷于他。
景暄和抓了士绅,任他百般求情也秉公办案,被他欺压多年的百姓们都称赞景暄和的雷厉风行。
在离开杭州前,她独自去了西湖一趟,只是穿着一身雪青色褙子百褶裙,作寻常女子的打扮,在西湖边听评弹。
歌声柔婉,时光仿佛都被无限地拉长了,明媚的阳光晒得她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在断桥边,景暄和听到几个路人在侃侃而谈,她手中拿着酒壶,也坐在石凳边,翘起二郎腿,不经意地听着。
其中一人说西湖边有一个神仙公子,他相貌极好,却耳目不明,在草屋中居住,身份很是神秘。
“谁说不是呢?只是那公子一个人孤零零的,好生寂寞啊。”
“我侄女看他长得好看,本想派媒婆与他提亲,却被赶了出来。”
“可真是个怪人啊……”
“……”
景暄和的酒壶突然掉到了地上,里面的琼浆洒了一地。
“他在哪里?”她直直地说。
那人本没注意到景暄和的样子,陡然一转头,却见一张明丽清俊的美人面,不禁有些发呆,还是道:“就在……西湖南岸。”
说着还伸手指了指湖的某处,景暄和道了声谢,往那处走去。
一路上,她突然想起自己之前与万灵安闲谈时,曾经说过的话——
“也许我们去了江南隐居,塞北的秋风烈马我已经看过了,往後要看江南的烟雨杏花了。”
“但愿如此吧,江南的天气最是养人,我们去了那里,你身体也能好些。”
“去了江南後,我们便在西湖边t搭一间屋子,再养些小猫小狗小鸡什麽的……”
……
他们从未一起去过西湖,难道万灵安,真的在这里吗……
*
天高云淡,午後空气中弥漫着栀子的香味,远处还有垂髫的孩童结伴在水里抓鱼,笑声与花香一齐飘到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