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洲觉得自己浪费了傅敬言的两张艺术展门票,後来买了别的票,约傅敬言去看展。
傅敬言将周末的时间空出来,欣然赴约。
他们一起逛艺术展,研究艺术馆的结构,聊建筑,也聊人文。
于洲给傅敬言分享自己家在乡下的院子,有池塘,有花园,有阳光房……每一个细节都是他自己设计的。
“一开始我的想法很夸张,在我看来是很酷的设计,但是我爸说不切实际。”
“他跟我说,建筑是服务于人的,我虽然有很多想法想落地,但是这栋房子首先是我们的家,不能只考虑我的想法,更要考虑它作为家的属性,考虑每个家庭成员的喜好和习惯。”
离开展馆,于洲还在和傅敬言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
“我觉得我爸说的很对,所以就把花园的一半改成了菜圃,留给我奶奶种菜。还去掉了一些我觉得酷但其实不实用的东西。”
“不过我爸也支持我保留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以後要是有机会,邀请你去我家做客。”
傅敬言点头:“我很荣幸,不过我以後大概很少回国。”
于洲愣住,看向他:“那……你是决定在国外定居吗?”
傅敬言:“有这个计划。”
于洲:“那你父母呢?”
傅敬言说:“我们家的人不像普通家庭那麽亲密,我父母都有各自的事业和圈子,对我在哪定居没有要求。”
于洲不知道这算好事还是坏事,“嗯……这样也挺好的,比较自在。”
傅敬言看出他有意宽慰自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要去逛超市吗?”
他看了眼手表:“时间来得及,可以回家做个晚餐。”
于洲眼睛一亮:“你还会做饭?”
傅敬言:“为什麽不会?”
“我只是没想到。”于洲感叹,“因为你家厨房看起来很干净,冰箱里也没什麽东西,我以为你只会做三明治配咖啡。”
傅敬言坦言:“我的确不常做饭,因为没有时间。”
他不是每个周末都能像今天这样悠闲。
于洲了然:“那就去超市,我也会做一点点。”
两人上了车,傅敬言问他:“一点点是多少?”
于洲骄傲:“西红柿炒鸡蛋。”
“嗯,不错。”傅敬言很给面子,也很贴心,“你好像喜欢酸甜口偏多,吃不吃番茄牛腩?”
“吃!”于洲很喜欢,“你会做?我能跟你学吗?”
傅敬言:“可以,但要交学费。”
*
于洲和室友的关系渐渐疏远,除了交流学业很少接触,但周末多了一个去处——傅敬言的公寓。
他向傅敬言学厨艺,学费是每次给傅敬言家里带一束鲜花。
傅敬言每周末至少有半天在家,和他一起买菜做饭。
他的书房里加了一张床,于洲偶尔会留宿。学期结束的时候,于洲甚至在傅敬言的衣柜里有一格位置,叠放他的换洗衣服。
马上就是圣诞和元旦节日,学校会放假,于洲决定回国。
他和傅敬言聊起自己买了後天的航班,“你不是也放假吗?不回去?”
傅敬言摇头:“没必要。”
于洲愣了下,不明白什麽叫“没必要”。
回家是因为思念,不是因为“必要”。
但傅敬言好像没有“思念”这种情绪,对故土也没什麽留恋。
于洲突然意识到,傅敬言说要在国外定居,不仅仅是计划,而是已经在执行中。
这是对方的决定,本来不关他的事。
可是为什麽,他心里感觉有一点遗憾和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