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又在开仓放米周济穷人了,天天周济穷人,也不知他们家底到底有多厚。
成安忍住饥饿,坚决不再看一眼,正准备走时,听到有人叫他。
成安回头,见是赵逸。
赵逸虽然沧桑了许多,脸上的皱纹也多了许多,但却不再那麽威严。
赵逸目光平和地看着他,道:“成公子,好久不见。”
成安不想理他,转身就走,赵逸却道:“成公子,冤冤相报何时了?”
成安停住脚,赵逸走过来道:“既然事情都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咱们赵成两家斗了这麽多年,也该结束了。”
没想到,最终求和的,是赵家。
他祖先成望邑受赵家恩德,却恩将仇报,说起来,是他们成家有错在先。
斗了这麽多年,一代又一代,终于在他们这一代结束了。
他又何必再执着?
成安道:“是啊,确实该结束了。”
赵逸闻言,脸上的表情舒展开来,笑道:“说起来,我正有求于你。”
成安不可思议:“有求于我?”
赵逸笑着点头,招手将他二儿子赵远恒叫过来,赵远恒放下勺子,赶紧跑了过来。
赵远恒道:“爹,叫我来干什麽?”
赵逸道:“你那天跟我说什麽来着?这不是成安就在麽?你自己跟他说吧。”
赵远恒这才注意到成安,笑道:“哦,我竟没看到成安哥。成安哥,我开了家医馆,正缺一个账房先生,我听……呃……我听我大哥说过,说你在算术上有所专长,能不能请你给我去做账房先生?”
成安愣住,他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麽好。
赵远恒赶紧道:“放心吧成安哥,工钱肯定少不了你的,一个月五两,比别家都高。”
赵逸在一旁道:“你成安哥不答应,说明你给的太少。”
成安摆手:“不少了,已经很多了。”
赵远恒道:“那你同意了?”
成安道:“当然同意了,这麽好的差事,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赵远恒笑道:“那就好,明天就可以来接手了,在我们家以前的丝绸店那边,你认识的,叫悬济医馆。”
于是,成安便在悬济医馆做了账房先生。
一晃十年过去,成安转眼间已二十八岁。
这十年里,赵远恒娶妻生子,他的弟弟赵远志做了官,举家搬迁去了衡州,连带着赵逸一起走了。
上雍只留下赵远恒一家,不久後赵远志来了家信。信中除问候家人平安外,还说昭文庸因家底亏空而贪污大笔钱款,被同僚揭发後,龙颜大怒,昭家被抄了个底朝天。
赵远恒对成安唏嘘感叹,连连说天道好轮回,恶人终是吃了恶果。
成安问昭澜如何了,赵远恒说信上没提,不是被砍头就是被流放了,昭家倒台,他能好到哪里去。
成安叹息一声,也不想再提。
成安与赵远恒正说着,赵远恒的儿子小九拿着一封信跑了进来:“安叔,你的信,蒋府来的姐姐给的。”
成安接过信,宠爱地捏捏小九的脸蛋:“乖儿子。”
赵远恒不爱听了:“又占我儿子便宜,想要自己生一个去。”
成安从怀中摸出一把糖,递给小九,对赵远恒道:“连算命的都说我跟你儿子有缘,名字都是我起的,占点便宜怎麽了?”
小九开心地拿过糖,两只眼睛笑成了月牙,剥了一颗糖含在嘴里,嘴甜地道:“九歌最喜欢安叔了。”
赵远恒戳他脑袋:“没出息的,一把糖就把你给收买了。”
小九朝他爹吐吐舌头,跑出去玩儿了。
成安拆开信看起来,赵远恒道:“你就打算一个人这麽过下去?”
“不然跟谁过?”
“隔壁客栈的白姑娘不是一直对你有意麽?早点娶回家多好。”
成安看着信,眉毛逐渐皱起来。
赵远恒问道:“怎麽了?你姐在信上说什麽?”
成安道:“没什麽,就是跟蒋少英吵架了而已,天色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成安说完就起身出门走了,赵远恒在後面喊他:“哎!白姑娘的事考虑考虑啊。”
成安摆摆手,快步朝凤宅走去。
他大姐在信上说,蒋少英将他潜逃的消息告知给了官府,让他赶紧逃命。
成安这十年来一直跟他大姐有联络,为了不让她惦记自己,成安把现状锦上添花的说给她听,成招娣见他过的不错,也就不再挂心他。
上个月成安给她写信,过了半个多月都没有回信,成安担心她,便去蒋府门口问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