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之恨
话落她岔开话题道:“姐姐和姐夫放心多生几个,家里要盖新屋了,不用担心没地住。”
姚冬儿拍了一下,也说道:“你们也多生几个。”
姚秋儿咬了咬唇,“相公说我们有笑笑就够了。”其实她心里想给女儿再添兄弟姐妹的。
姚母和大女儿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诧异。
听媳妇说完岳母家的事後,周重山当即表态,“我们应该出更多,铺子里太忙,我可能帮不上太多忙。”
姚秋儿一拍脑门,懊恼道:“我怎麽没想到这一点。”
盖屋子虽然会请专门的瓦匠,但自家人也得忙里忙外很是劳累。
她说道:“出更多姐姐肯定不会答应了,到时候我回去帮着煮饭,照应照应。”
男人颔首,想了想後又补充道:“铺子里也算稳定了,我和你一块回去。”
姚秋儿甜甜一笑,轻轻嗯了一声。
得知要建新房,姚水生高兴不已,跟在袁悍後面忙上忙下,姚冬儿怕他累着,总是喊他休息,可他仿佛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还大声解释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没钱便出力。”
大家都被他这质朴的语言逗笑了,笑得正欢时,姚秋儿一家三口也来了,手里还提着不少东西。
“你们来干啥?”
听到阿娘话中竟隐隐有些斥责,姚秋儿也不生气拉着她说道:“相公说钱是赚不完的,家里建房我们回来帮帮忙才安心。”
姚母语重心长道:“这里有你姐姐姐夫,听娘的,你们偶尔来看看就行。”
姚秋儿点了点头,然後帮着姐姐煮饭去了。
俗话说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所以建房时上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般使用结实的大柳树或大榆树,且必须圆直接,不能歪斜,如此方能用作上梁。
姚父姚母早已求了一个黄道吉日来上梁,上梁前还得祭神,祭品有全猪,一般人家都是用一只猪头加一根猪尾来充当,姚家则不一样,袁悍真的弄了头全猪,来围观的村人都说气派。
姚冬儿特意请了堪舆先生来,上梁极其隆重,对方神情肃穆,烧过香烛纸钱後,开始吟唱:“祈求根基牢固,房舍平安长久,大吉大利。。。。。。”
吟诵後开始点梁,然後擡梁就是让两个女婿象征性地微微擡一下,结果两个大力士直接举过了头顶,堪舆先生一愣,马上唱道:“从此出入平安,风生水起。”
匠人从他们手中接过,将正梁平平稳稳往上擡开始上梁。
之後,便是村人最喜欢也是最热闹的环节:抛梁,所谓抛梁并非将梁木抛出去,而是用糖果花生等各类吃食用红封包好,抛向来看热闹的村民。
堪舆先生开始最後地吟唱:“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
他说完後,大家纷纷朝姚父姚母说各种吉利话,两人招呼村人吃东西很是热闹。
姚大伯也来道贺了,张氏没来忙着去成家看凤儿和奶娃娃了,每次见到她,凤儿都头大,成家人的脸也比锅底还黑。
没有抢到一个红封的马小花闷闷不乐,姚水生走近她,用咯吱窝碰了碰她,然後问道:“你没抢到?”
小姑娘噘嘴,这不是明知故问嘛。
话落,男娃弯腰挠脚,小姑娘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忽然眉眼一亮,笑嘻嘻道:“这里怎麽冒出红封来了,你挠痒痒时没看到吗?”
此时姚水生已经站得笔直,双手抱胸一脸平淡道:“没看到。”
“水生哥哥,你有点装。”美滋滋地捡起红封後,小姑娘嘟囔一句。
男娃不解,遂问道:“我装啥?”
“装瞎。”说完她一溜烟跑开了。
在娘家吃完晚饭後,周重山赶着姐夫的骡车回了祥云镇,明早他们还会回桃花村帮忙。
梳洗後,躺在炕上的姚秋儿忽然想到一件事,开口道:“相公,今年中秋不如在咱家过吧?”
“你不说我也有这个打算。”
依目前来看,中秋时娘家新房还不能住人,故她有此提议。
得到他的答复後,姚秋儿一脸兴奋,“到时咱多弄点吃的,好好过节。”
“相公,明早你想吃啥?”
周重山想了想,“熬饼。”
这东西他已经很久没吃过了,话落他想起了当初媳妇来山洞给自己送熬饼的那一幕。
姚秋儿跟他想到一块去了,四目相对温情流转。
当小女儿提议让衆人去镇上过节时,姚母跟姚父商量了一下,然後爽快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