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大明一家人 > 100110(第18页)

100110(第18页)

其中就有当今内阁首辅李东阳。

如今,整整四十年过去了。

沧海桑田,这一科的进士宦海沉浮四十年。

有不幸命短挂了的,没法子。

有依旧默默无闻的,无所谓了。

也有,或一步一个脚印、或平步青云的。

他们在朝中,资历也有了,年龄也上去了。

对吧,四十年工龄了,这只要活的够长,论也该论到他们了。

其中,有十个最为位高权重的——

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

都察院左都御使戴珊

兵部尚书刘大夏

刑部尚书闵珪

工部尚书曾鉴

南京户部尚书王轼

吏部左侍郎焦芳

户部右侍郎陈清

礼部右侍郎谢铎

工部右侍郎张达

五个正二品尚书,一个正二品都察院左都御使,四个正三品侍郎。

这十个人,十足的权倾朝野啊。

其中,最年长的闵珪已经七十多了。

就是年纪最小的李东阳,也已经五十七了。

其中,九人在北京朝中,王轼则任职于南京。

弘治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适逢王轼从南京来朝。

机会难得,十个人就在老大哥闵珪宅第聚会。

把酒言欢,追忆往昔峥嵘岁月、畅想未来。

“宾之。”

这样的大喜之日,王轼虽然心里开心,但看见李东阳,简直要哭出来。

“太子……”

那个太子,他真是不想说。

李东阳安抚说:“太子殿下年少,正应该多多教导,总会懂事的。”

唉,这话从太子三岁就开始说了。

这太子都十三了,屁用没用。

王轼只好转头就去找焦芳。

虽然不是吏部的一把手,但他不管了。

“孟阳,想法子让我离开南京吧。”

就算不回京城,去别的地方任职也行啊。

天南海北、总有他一席之地。

“这个南京,我真是干不下去了……”

太子,他真是太难伺候了,呜呜呜。

“用敬贤弟。”闵珪一边品酒一边说,“你再难,还能有宾之难么。”

李东阳是内阁首辅,但他主要工作是户部尚书,那个是顺带的。

户部管钱。

皇帝要下西洋。

李东阳:“没钱。”

不是他哭穷,是真的没钱了。

这几年,皇帝那真是花钱如流水。

花起钱来,也是花样百出。

去年,他硬生生让人从宣府修了一条什么“铁路”到京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