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数上本校的高中部重点班没问题,但要想进市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可能还有点危险,最好加体育成绩能考到750分以上才比较稳妥,也就是文化课要考到700分以上,体育要保证满分。
菁华中学的学生,通常的理想志愿还是去本校的高中部上学。因为本校高中部就是全县最好的高中,年段第一二名偶尔会有人考上清华北大,前十几名到二十名也有希望985的。
有时,中考在年级前三名的同学会去市重点高中,有的人进不去重点班就去了平行班。但班主任告诉她,前几届去了平行班的学生,最後高考的结果并没有很好,都没上985,不如留在本校重点班的学生。
老师给陈丽婷的建议是,如果进不了市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就去本校高中部的重点班。
可能是因为每个学校的重点班都占据了全校最好的资源吧,普通班跟重点班的差距太大了。
她跟老师借了一些高一的课本,提前看看高中的知识,提前卷起来。
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後,就要进行中考的体育考试了。体育总共50分,分为体质测试丶800米长跑丶仰卧起坐丶掷实心球丶立定跳远五项,每项10分。其中体质测试又包括测身高体重丶肺活量丶台阶测试後的心率变化丶坐位体前屈五个小项,每项2分。
班主任提前问了女生的生理期是不是在体育考试附近,如果是的话,可以选择去医务室拿点短效避孕药推迟生理期,也可以不推迟,参加後面的补考。
为了早考完早结束一项任务,生理期在附近的女生都去拿了药。
跑步丶立定跳远一直是陈丽婷的强项,仰卧起坐拼命努力下也能得满分。掷实心球达不到满分,怎麽练都只有8分,可能胳膊太细太没力气了;体质测试里的身高体重项也得不到分,她一直属于体重偏轻的,从来没进入到标准体重的范围。虽然後面自己拼命多吃多锻炼增加了体重,但一直没达到标准。
体育分数,在高中录取时跟文化课分数是分开看的,会优先录取文化课分数高的人。在名额有限丶多人文化课分数相同丶卡线录取的时候,会优先选择体育分数高的人。因为高考没有体育考试,进重点班基本不看体育分数。
为了体育成绩不拖分,很多体重不达标的学生,会提前在裤腿里绑上相应重量的沙袋。因为体质测试是第一项测试,测完身高体重後再去偷偷把沙袋解开沙子洒了。大部分监考老师都不会检查学生的裤子里面。但陈丽婷觉得没必要,身高不够,扣分就好了。
如果跟别人撞分录取不到更好的班,以後学习更有动力。她对自己有这样的自信,如果她是卡线才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可能也没什麽原则,会去积极地准备沙袋了。
考试顺利结束,陈丽婷体育成绩46分,身高体重被扣了2分丶掷实心球扣2分。满分的同学非常多,包括张晓纯也是满分。陈丽婷这分数只能说不是垫底。
但没关系,提升自己文化课的准确率,多对一道选择题,4分就回来了,问题不大。
第二次模拟考试,陈丽婷考了690分,加体育736分,离目标还有点差距。但再在短期内提高分数,每一分都困难了,陈丽婷想去不了市重点也没关系,索性花更多时间看高中的课本,高一看完看高二的,尤其是数学丶物理。一些原理性的知识点,看完高中的内容後,会对初中的知识有更高层面的理解,她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也有显着的提升。
张晓纯二模发挥很好,也考到了660分,进入班级前三名丶年级前三十名。陈丽婷花了一些时间帮助张晓纯,希望高中能和张晓纯考进一个学校,最好一个班,继续她们的友情。
第三次模拟考试,陈丽婷没发挥好,考到680分,变成年级第二名。此时她对市重点的重点班已经很佛系了,本校高中的重点班也没问题的。
没想到第三次模拟考试後,本校的高中部提前开啓了一次特优班选拔考试,邀请周边几个县城所有初中三次模拟考试平均分在650以上的学生参加。这是本校高中部第一次提前选拔特优班,之前只有重点班丶提高班丶平行班丶特长班四个等级。
这次试卷由高中部自主命题,只考语数英物化五门,择优录取前50名,提前开始高中学习。
这50名学生如果决定读本校高中部,可以不参加统一中考,相当于是一次高中部的自主招生。
陈丽婷和张晓纯都收到了邀请。想到这次试卷是高中老师出的题目,陈丽婷又紧急拿出高中课本对张晓纯进行了一番辅导,让她至少理解一些高一的数学丶物理基本知识。
选拔考试题非常难,很多都是高中才会学到的知识。幸好,陈丽婷和张晓纯歪打正着,都提前有所准备。
考完五天就出成绩了。陈丽婷名列本校第一丶全县第三,张晓纯第五十二名。
提前锁定了本校高中部的特优班名额,高中部派出老师来跟她谈,了解她的家庭情况,询问她的报考意向,例如会不会来本校高中部就读啊?有没有意愿去市高中部啊?
高中的老师说,如果同意在本校就读,初中就不用继续读了,一周以後直接在高中报道。高中特优班会提前开始预热活动丶欢迎会丶军训。军训结束後,如果想中考,可以继续去参加。中考结束後,会提前开始高中课程的学习。在中考成绩出来後,高中会带着全班50名学生去北京游学7天,包括去参观清华北大。另外还有金钱激励。特优班学生的学费丶书本费丶住宿费全免,且每学期前10名还有2000块钱的奖学金,11-20名有800块钱奖学金。让张晓纯好好考虑,也跟家长商量一下。
张晓纯作为非常遗憾的五十二名,也获得了高中老师的鼓励。老师说,如果她的中考成绩可以进入所有报考学生中的前60名,後面特优班会排除已录取的这50人,再从上至下补录10名学生,总共60人,只是这补录的10人不能参加去北京的游学了。
听到这些条件,陈丽婷有点动心。自己并不是那种天才学神,随随便便轻松稳赢。上辈子就是很努力地学习,最後考了本省985的水平,也没有读到心仪的专业,分数不够被调剂了。重回来一次,她惟一的优势就是心智成熟一些丶意志更坚定些。完全没有重刷副本的其他buff,别说记不得以前的考试题目了,就让她回忆之前的老师和同学的名字,很多都没印象了。
如果去了市重点,费用要全部自理,又要过手心朝上向崔向东要钱的生活了,每要一次钱就要接受一次单方面的教育。
如果可以,陈丽婷真希望现在就能半工半读,在跟崔向东夫妻经济平等的前提下,讨论一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事。
学校专门安排大家在中考成绩出分後去北京旅游,对陈丽婷来说没太大吸引力。北京嘛,以前待过七年,什麽地方都逛遍了。学校应该是想避免大家跟其他高中接触,避免优秀的学生流失。毕竟,优秀生源才是学校出成绩的基础。
要留在本校高中部当鸡头,还是努力去更好的学校当普通人?陈丽婷有点没把握。
她又一次打电话找崔向东商量,想听听崔向东的意见。
崔向东听说她可以全免费用,也有点犹豫了。“先去参加这个特优班,回头看看中考成绩再决定。学校的北京旅行可以不去,到时候看看有没有其他学校联系你。不要因为特优班提前录取,就尾巴翘到天上去,对中考放松警惕。毕竟努力了三年,不要在最後一个月放弃自己。这个提前选拔考试,其他学校又不承认的。如果你中考也考得很好,其他选项都摆在桌面上了,我们再来看要选哪个。现在人家其他学校还没选择你,那甚至都不是你的选项,你没有资格考虑要不要放弃。”
好吧,话虽难听,有点道理。陈丽婷被说服了。
收拾行李,陈丽婷带着全部的中考复习资料去了本校的高中部。全班只有她一个人被提前录取了。
走之前,她把高中的教材和预习资料留给了张晓纯。因为去那边後就要发新书了,张晓纯可以再准备充分点,争取下次的10名补录资格。
这一趟冲刺中考的旅程,大家都踏上了不同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