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满级天师是猫咪[玄学] > 160166(第3页)

160166(第3页)

除却一尊二祖三清四御五老,还有雷部诸神、九司三省、天医灵官、冥司……等等。

普通人求神拜佛,只会去了解他们拜的神佛有什么能力,执掌什么方面,而不追求详解那个神佛的身份来源。

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能求财的神仙都是财神爷,求学业的那就是文曲星,求健康和疾病痊愈的就是药王爷……

至于求子嗣后代的神仙,那就是送子观音。

殊不知具有‘送子’能力的神明有很多,根据地区不同、体系不同各有区别。

甘肃河南等地信奉的是神衹是金花娘娘,广西少数名族信奉花婆圣母,还有碧霞元君、梳洗夫人……等多位女神。

其中广为人知的送子观音,则属于佛教。

黄家庄后山村庙中的那尊送子像,因其头顶佛髻和发冠,脑后有佛门特有的弧形圆光,体态丰盈双目细长;

这类外形是非常明显的佛教女神。

所以百余年来,庄子里的村民们一直以为他们供奉的是送子观音,也就是观音菩萨。

直至十一年前,一群身着砖红色僧袍的光头喇嘛来到了庄子,告诉村民们他们祖祖辈辈都供错了!

庙里的神像,根本就不是观音菩萨,而是一个名为「鬼子母」的外邦鬼神。

这「鬼子母」是从印度教传来,又称‘暴恶母’。

祂可不是什么菩萨,而是一个印度本土的夜叉。

鬼子母曾每日捕捉古代王舍城中的新生儿进食,后来经释迦劝化痛改前非,归入佛门成为了二十诸天护法之一。

《毗奈耶杂事》中有明确记载:“既取成男女充食,则是恶贼药叉。”(3)

正因庄里的人一直供错了神,村民们才会子嗣不丰。

听完喇嘛们的解释,黄家庄的村民大为震撼,一时间人心惶惶。

光听那神像的称谓,什么‘鬼’啊‘暴’啊就不像个好神仙啊!

怪不得这几年村里的新生儿愈来愈少,还有两三家存在夫妻俩一把年纪却不孕不育的情况。

感情是他们村子后山庙里,有个吃娃娃的母夜叉啊!

经喇嘛们的建议,他们决定推翻后山的村庙重建,把庙里的母夜叉换掉!

村民们根本没意识到,那些喇嘛是在骗他们。

庙里的女神的确是鬼子母,但祂并不是恶神——

祂真的是送子娘娘!

第162章

时间往前推个千百年,公元4世纪,归于佛门的鬼子母神便同佛教一齐传入了华国。

因当时一同传入华国的很多佛家经文中,都记载了鬼子母神子嗣众多:

“是母有千子。五百子在天上,五百子在世间。”(1)

这对重视子嗣传承、一向追求多子多福的古代华国人来说,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民间兴起了对鬼子母神的崇拜,鬼子母也正式成为了当时‘送子’的主流女神。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到了宋代,鬼子母神大兴的局面有了改变。

宋代程朱理学兴盛,对女性的束缚大大提升;

强调女性要守贞洁,将缠足定位女性美的标准,要求女性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2)

在这些标准下,鬼子母神作为一个经文中曾经食人、善怒的夜叉,自然就不配被民间推崇,不该供奉祂!

更有不少人以为,祂不是神而是鬼!

宋代曾慥便在《类说》中痛批鬼子母:“视之如九子魔母”!

在彼时风气下,宋人们转而推崇上善若水的观音菩萨。

从那时候起,鬼子母神在民间的影响便不断衰减,取而代之的是送子观音深入人心。

到了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人了解鬼子母神了。

总之传入华国经历了汉族化的鬼子母神,绝不是喇嘛们口中侵害庄子的恶神夜叉。

庄里新生儿少,非鬼子母的侵害导致,是黄家庄本身风水有问题!

那藏在深山中的弃婴塔内,存在大量女婴的怨魂和鬼气,日积月累侵蚀着村子的水土,影响了村中人的磁场和气运;

更别提他们举村买卖被拐女子,村里每个人的身上都背负了孽力反噬。

长期在这种阴湿污秽的环境下生活,他们身体能好才怪。

相反村庙供奉的鬼子母神,某种程度上还一直在庇护村民。

这座神像在后山存在了数百年,经历了多次村庄更迭。

附近人走人散,但祂依然矗立在庙中,吸收着零碎的香火和供奉。

漫长的时光里,神像生出了一丝灵性,用微弱的力量庇护着山中的万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