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你长大了,书越读越多,知识越学越复杂。时间被压缩得越来越紧。你就不大喜欢待在家里头了。往后工作了、结婚了,从前到现在,十多年走过去,再也没见着了。”
“我是看着你长大的。”
“祖母。”周颂宜讷讷而言。出了声,一时半会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
“和我们家小宜聊聊天,竟不觉得困了。”老太太知道颂宜心情低落,故意挖苦自己,“都说茶喝多了,夜里容易失眠,当初不相信安眠茶也会这样,现在看来,好像也不外如此。”
“只是习惯了,而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就难以戒掉了。”老太太温和笑笑,见她沉默不语,“是不是觉得祖母摔倒了,和自己有关?”
“我只是起得急了,没看清路。”叹一声,“我们家颂宜,总喜欢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哪有。”
周颂宜声音很低。眼睛悄然泛着泪花。
泪湿禁的体质,稍微感性的话题,鼻头不由自主地一酸,眼睛开始漫出水花。
不想老太太看见自己这副模样。低着头颅,努力眨眼睛。
眼泪霎时滴落在地。
她转了转眼珠,再抬头时,又恢复那副泰然自若的样子。
只是老太太那双苍老却澄清的眼睛,一瞬滑过痛苦的神色。在她转回头时,又迅速消失。几不可察。
周颂宜再开口时,声音变得哽咽,“以后我给您调理,督促您。要是偶尔有事耽搁了,我就给梅姨或者秋花姨发消息,让她们替代我监督您。”
老太太“哈哈”笑了出声,抬起手,替她拭掉了眼尾的水痕。没提这事,连着应了几句“好。”
“您别多想这些,好好休息。”人苍老了,即使保养得再好,也会窥见岁月流去的痕迹。
老太太的手指粗糙,擦过皮肤,像是石子刮过纸张。可她动作放得很轻,举止间,很温柔。
周颂宜憋住的眼泪,险些不争气地流淌下来。
她转过头,努力上抬自己的眼皮,快速整理好情绪,而后转回头。
手指握住老太太的手。触感冰凉,她试图将自己掌心的温热渡过去,“今年夏天,我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里。等您好转,我和您一块儿去看。”
“好。我等着小宜。”
她似乎有点儿累,又唠叨了几句家常话,便睡下了。
*
日子慢慢过,老太太的身体肉眼可见地有所好转。
周颂宜在家里住了几日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这一段时间内,和靳晏礼的关系并没有好转,但也没有发展恶劣。
总而言之,两人目前一直处于僵硬的状态。
因不可抗拒的因素,今年的高考晚了一个月。录取通知邮寄过来的时候,相应的也晚了一月。
八月底,来自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寄送到了周家。
邮件是周舒樾签收的,不过却是拿到老太太的房间,让对方拆封的。
周家行事低调,并没有大张旗鼓地举办。
先是周家人一起吃了顿饭,后来则是,他们这个小家。一起在宅子里,点着灯,举杯明月,共庆喜事。
去年,周颂宜和靳晏礼结了婚。尽管两人目前的关系算不上融洽——一个铁了心要离婚,一个咬死也不会松手。
这顿含有特殊意义的晚饭。两人还是一同到了场-
当天晚上,老太太出现在席间。着一身酒红色的旗袍,颈间戴一串白珍珠。
鬓边的发丝虽然染白,整个人面态微微红润,精神看起来极佳。
自打老爷子离世后,她就不太爱穿过于鲜亮的衣裳。
往常,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为了迎合节日喜庆的氛围,才会穿这种红。
在秋花和梅婷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了过来。
周平津见状,连忙起身替她抽出椅子,而后伸手稳住她的身体。
慢慢落了座。
先前老太太病着的那阵子,靳晏礼向公司还有自己实验室那边告了假。
哪怕周颂宜总是赶人,可他还是在周家老宅忙前忙后了一段日子。
联系了自己曾经在国外交好的医生,又替老太太诊疗了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周颂宜有意避之,两人自然也没见上几面。这些话,多多少少是从他人的口中了解到的。
她心中别扭,可好不容易做下的决定并不是那么轻易便能更改的。
那晚提出离婚的话,听见的人不在少数,可彼此间又心照不宣地没有在她面前提及。
老太太坐在主座上,“都是一家人,不要拘理了。我知道,自打我上次不小心摔了一跤,这一月大家都过得不是很痛快。我知道你们也是担心,不过你们看我这现在不是还活得好好的麽。”
“有些心,该放进肚子里了。”
“妈说得是。”岑佩茹端起搁在一旁的白瓷瓶,转身从一旁的推车中取过酒杯,斜着斟了一点酒水。
酒杯推出,递给坐在自己身旁的周舒樾,眼睛含笑,“舒樾,给你祖母敬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