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帝後分歧,老朱疯了吧?
一句“我不同意”,就能轻易的结束话题,也使得提出的人,意识到再无进行下去的话题必要。
马秀英深吸了口气,那股被打断的气,似乎就这麽堵在她胸口上。
显得她思考了几个月的行为,是那麽的可笑?
还是她作为现代人马秀英生活的这些日子里以来,对于老朱惯有的独断和专裁,已经起了不适吗?
“为什麽?”
如果是大明朝的马皇後,也许并不会问出这句话,不管是一家之主的朱重八,还是到一国之君的朱元璋,这般被质问回来的场景,已经很久没人敢这麽问了。
上午初见时的陌生容颜,在经历了“回暖”到往常的相处感觉後,在这一刻间,朱元璋分明又感受到了,那股来自于马皇後身上的陌生感,再次回来。
分明提醒着他,在洪武十五年死去的,就是历史上的孝慈高皇後,而眼前的这个年轻女子,是新生的“马秀英”,自己与她,哦不!是明朝的所有人与她,本该是毫无瓜葛。
没及时答得上的话朱元璋,和正等着他回答的马秀英,场面莫名的陷入到一股尴尬的氛围,等到朱元璋在自己思绪中抽出时,眼前的女人已经转身离开了,去做着最後的关店收拾工作。
望着那道不远处的身影,老朱才深感“痛失时机”,但要张开的嘴,也不知该怎样,才能插得话进去。
要是此时直播开着的话,明朝的衆人就能看到这麽一幕,嘴巴微张又闭合的奇怪动作,在他们陛下脸上,重复出现了好几次。
……
其实就是检查下後厨的燃气开关,水电的关闭是否,所有灯都关闭後,就能离店了。
轮到马秀英最後关店回去的时候,她比较喜欢用走的方式回去,反正她的时间又不急,在这段走着回去的路上,她喜欢观察着与之擦肩而过的人们,途中无数的人间烟火,和这里平凡人的生活景象。
心灵上总能得到一股平静感,品味到那种“活着真好”的感受。
所以回去的小电动车,已经叫最後回去的吕雉和刘邦骑走了。
就这麽的情况下,身後带着一个紧跟着她的影子朱元璋,一前一後的两道身影,走在了回去小区的路上。
考虑到今日穿得一身黑的朱元璋,跟在身後的举动会被误会成尾随年轻女孩子的变态。
女人叹了口气,主动开口,打破从刚才就陷入诡异气氛的奇怪局面,“你不要跟在我後面走,会被误会的。。。。。”。
“我们一起走吧!”
“顺便买些饮料和吃的回去。”
在店里吃完的晚饭,也是三个多小时前了,她怕朱元璋又肚子饿。
听後的男人,一鼓作气的跟上去,终于不再是亦步亦趋的样子,朱元璋这才有了心思打量起这夜幕中的景象。
除了户外是黑漆的环境,不管是开门做生意的商户,还是居住的百姓家,都是灯火通明之景,这些无数道发出的光源,甚至成为了黑夜中的一道道美景,这里的人把灯光,也是玩得花样百出了。
曾在几个月前的跨年时刻,在陈皇後等人的直播中,他便有幸见识过一回。
但还是那句话,“人就得要感同身受啊!”
才明白之前的自己,是带着多麽的“无知”和“狭隘”的认知。
。
步入这个小型的超市,亦如当初的刘邦和李世民,跟回到了什麽快乐大本营似的,看什麽都是好奇,都得上手,摸上一摸。
米粮区就是皇帝们的最爱了。
宽大的手掌上,捧着雪花的米粒,甚至是忍不住那股把手埋进去的冲动,跟四五岁的贪玩孩子无区别。
而马秀英还跟在後头看着他的举动,这是什麽本末倒置的画面啊!
“白米,白面,蔬菜,盐糖。。。。。。”
堆成小山似的摆卖,但这里路过的人们,多是连个眼神都不给,像是看到路边的什麽石头杂草一般。
老朱恨啊!恨不得能全部抗光,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