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110章四方镇宴席
沈淮之这回来除了给他们带换洗衣裳,还带了不少吃的,家里做的腊肠丶腊肉,晒的瓜子,刚舂的米,根上还沾着泥的菜,林林总总又是两筐。
林樾已经习惯沈淮之来铺子了,接过东西就催促他换衣裳鞋袜,等沈淮之烤上火的时候又给他倒了杯热水,整个过程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前後还没一盏茶的功夫。
此时已是腊月中旬了,往年这个时候,林樾早在家里猫冬了,今儿烤一个红薯,明儿烤两块年糕,偶尔还能烤个橘子,搭配热气腾腾的姜茶,那叫一个舒服惬意,但今年却还在铺子里吭哧吭哧地干活。
当然,开铺子也是有快乐的时候的,那就是晚上数钱的时候,每当打开匣子,看到里头装的满满当当的铜板的时候,林樾都觉得他还能再干一百年。
今晚三人没急着睡觉,围成一圈坐在炉子边烤火,沈淮之看着面前的两个人,眉眼间还有稚气,之前每天都会赖床的人,现在天不亮就起来忙活,在铺子里一站就是一整天,但看他们的高兴劲儿,他也没法开口让他们别干了,只能抽空就来给他们帮忙,让他们别那麽累。
“早些睡觉吧,今晚估计开始化雪了,明早还不知道得多冷。”沈淮之说。
林樾伸了个懒腰,看炉子的火差不多快灭了,就点头应了,然後转头问沈凌之,“你晚上冷吗?要是冷就把炉子拎上去烧点碳,稍微开点窗,有火总要暖和些。”
沈凌之摇头:“不用了哥哥,除了棉被,我还把两件棉衣都盖上了,尤其是今年新做那件,盖着可暖和了。”
林樾自己也是这麽睡的,被子加棉衣,压着沉甸甸的,格外有安全感,“好,你明早多睡会儿,估计客人不会多,我一个人做足够了。”
“好,那我先去睡了,哥哥你们也快上来。”沈凌之说完就噔噔噔地跑上去了,没办法,一离开火炉他就开始冷,刚站起来,他就觉得後背在漏风,恨不能一步就躺到床上,用被子把自己裹成一条。
从下雪第二天开始他俩就是这麽轮流起的,不得不说,每天多睡两刻钟,招呼客人的笑都要真挚几分。
等沈淮之检查完门窗,林樾两人也上去了,这两天天气不好,沈淮之上课的时辰也往後挪了两刻钟,早上能帮他们多干点活儿再回去。
林樾皱了皱眉,低声道:“要不别来了,每天来回得花不少功夫,尤其是还下雪,你今天到的时候鞋袜都湿透了,冻的跟冰一样,铺子里我和凌之忙得过来,尤其这两天人少,我们忙完早上就没什麽活儿了,一天大多时候都是闲着。”
沈淮之觉得林樾的说的闲和他的闲不一样,但还是道:“不碍事的,来回路上正好温习功课了,没背出来的刚好回去再看两遍,不会耽搁什麽,。”
“倒是路有些不好走,你和凌之暂时别回去,要回等我或者爹来接你们。”
林樾说不过他,只能低头撞了一下沈淮之的胸口,然後才埋头睡了。
雪化得很快,不过一个晚上,路上的积雪就化了大半,唯独屋檐上还是白茫茫的一片,刚下雪那天,林樾还有兴致欣赏一下大雪纷飞的场景,但今天,要不是开门做生意没法子,他恨不得把所有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的。
炉子里的火一直都没熄过,横七竖八放了不少炭,就这样林樾还是冷的想发抖,再一想穿着湿鞋回去的沈淮之,林樾不禁打了个哆嗦。
林樾记得镇上好像有卖羊皮靴子的,等今儿铺子打烊就去瞧瞧,要是价钱合适就给沈淮之买一双,免得每天出门都得带两双鞋,有的时候为了不弄湿棉鞋还穿的草鞋,林樾看着都冷。
化雪的时候,街上行人比下雪那天还要少,但街道上又是热闹的,几乎每家铺子都派了个夥计出门扫雪,门口的残雪早已不是最初雪白的样子,而是沾了泥土的灰黄,一脚一个泥印子,若不抓紧扫了,一会儿铺子里人来人往,一刻钟都不要就脏的没法下脚了。
甜香坊没有夥计,是林樾自己出门扫的,一把大扫帚挥舞的虎虎生风,唰唰唰几下扫完门前,林樾就拎着扫帚冲回了铺子,蹲在炉子边半天没挪窝。
沈凌之给他倒了热水,埋怨道:“哥哥,你扫地怎麽不叫我?”他刚刚在後厨忙活,压根儿没注意林樾是什麽时候出去的。
林樾偏过头,示意沈凌之看一眼门口,然後笑道:“咱们铺子外头就这麽点儿大的地方,哪需要两个人?”
这会儿铺子里没人,两人就围坐在火炉边烤火,林樾都开始打盹儿了,外头突然有人冒着风进来,进来後也不说话,就四处打量,尤其是放着点心的柜台,更是瞧了又瞧。
林樾起身招呼道:“这位客官想来点儿什麽?今儿做的是荞糕,绿豆饼和栗糕,绿豆饼适合搭配桂圆红枣茶吃,栗糕可以搭配酒酿圆子,味道都很不错。”
林樾说完,对面的男子还是不为所动,面无表情,但开口却是“都来一份儿吧,我尝尝。”
林樾眼都瞪大了,不过下一瞬便笑容满面道:“好嘞,您稍坐,这张桌子靠近炉子要暖和些,烟也不熏眼睛,您坐着这儿可好?我这就给您上点心。”
铺子里有不少三文钱两块儿的点心,所以定的一份便是两块儿,至于饮子有一文的也有两文的,都是竹筒大小的一杯,若是小圆子之类的便是一碗,这各一份总共就是十三文钱。
自从租了铺子,碗筷杯碟都添置了不少,筷子是竹木的,其他的虽然是粗陶烧的,但每一个都是林樾精挑细选出来的,不同的颜色,形状用来装不同的点心,看着十分赏心悦目。
一一尝过之後,这位略显挑剔的客人脸上虽然没有笑吧,但看着也是满意的,他慢条斯理的吃完最後一口点心,又喝了最後一口热茶,才擡手招呼林樾,“掌柜的,我今儿来是有桩寿宴的生意想与您做。”
林樾更是讶然,之前去杨记点心铺帮忙的时候,确实有遇到过镇上的富户为了办宴席去定点心的,但他们这小铺子开起来不过半旬,居然就有人找他们定点心了吗?还是这样一个看起来不是很满意他们铺子的人。
这位客人姓刘,名叫刘敦,家里是开粮食铺子的,今年年底是他老娘的六十大寿,这年头,能过上六十大寿的可没几个。
他原本早就计划好了,宴席上用的点心是要去杨记点心铺定的,偏前几日他老娘出来遛弯儿,不知怎的就遛到了这新开的甜香坊,回去就改主意了,说是要在这儿定点心。
他哪里肯答应,杨记的点心铺开了那麽多年,那是镇上的老字号了,要味道有味道,要体面有体面,怎麽看都是最适合做宴席用的,他也不缺这点儿买点心的钱,如果不是初九那日下雪,那天他就去定做了,结果他娘临了了要订这家小铺子的,让人知道还以为是他舍不得钱,不想给他娘吃好的呢。
但人老太太说了,这甜香坊的林掌柜手艺可好,那天吃的什麽红豆饼,定胜糕,味道都合口味,尤其是那碗红豆芋头甜汤,入口即化,软糯香甜,原本人还想着第二天再来喝一碗,哪知当晚就下雪了,还一直下了好几天。
昨晚雪停,老太太今儿就想来了,这外头又是积雪又是泥水的,虽然身体还硬朗,但万一摔了可怎麽是好,一家子好歹是拦住了。
但这人一老,脾性就变“老小孩儿”了,几天前就想着要吃了,今儿中午要是还没吃上,那还得了,这不,他一大早就被打发出来了。
出来後越想越气,他费尽心思选的他老娘看不上,偏就爱这小铺子的,可惜这怒气也没持续多久,外头太冷硬是给他冻没了,等进了铺子烤了火,这气更是散的七七八八了。
虽然他还是没觉得这点心真有他娘的说的那麽好吃,但给人老太太办寿宴,人想吃什麽就定什麽吧,他还能说什麽不成?
林樾不知其中内情,只知道是要办寿宴,他还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大活儿,心里难免有些慌张,好歹面上勉强稳住了,用力捏了一把手心,才笑着问道:“我们铺子虽小,但办宴席用的点心还是能做的,不知您要几种?数量如何?热饮子可要?具体是哪一日办宴席呢?”
“廿一那日的巳正得送到我家去,寿宴要摆十桌,再留一桌备用的,一共十一桌的量,一桌三碟子点心,一碟要八块,热饮子要两种,另外还要一桌单独的,六碟子点心,一碟子六块,热饮要红豆芋头甜汤和今儿的桂圆红枣茶。”
这一共就是三百块点心,热饮一桌按八碗的量,也得备两百碗的量,这回少说能赚八百文钱。
既然是寿宴,像发糕,荞糕这些市井人家日常吃的点心自然是不能上桌的,林樾盘算了一番,开口道:“给老人家祝寿的宴席,那寿桃自然是第一位的,有陈皮豆沙寿桃和枣泥寿桃,另外红豆糕,绿豆糕,栗子糕,枣泥糕和云片糕都是适合老人家吃的,饮子除了红豆芋头甜汤,桂圆红枣茶,还有紫苏饮,红豆沙小圆子,板栗南瓜羹,都是老少咸宜的热饮子,在宴席上喝也合适。”
刘敦听到林樾会做这麽多点心也有些惊讶,不过心里好受了不少,铺子虽小,五脏俱全,要是做出来的点心都有今儿吃的味道好,那确实不错,难怪他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