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 第176章 妇联 她的孩子比她勇敢(第2页)

第176章 妇联 她的孩子比她勇敢(第2页)

若加入了对孩童的救助,至少她们有反驳的借口,不至于舆论一边倒。

而世人?皆有怜弱的心理,只要把这些受苦的女子哥儿孩童打造成弱势群体,世人?对妇联这个组织就不会太过抵触。

在?筹备成立妇联组织期间,谢宁把报纸上原本用来给百姓们科普生字的板块撤了,经过三年多的普及,基本已经把常用的几千字普及完了。

谢宁本来还在?想,这个板块应该换什?么内容上来,结果经过王二丫的事情,他发现自己?乃至百姓,好像都是法盲。

按陆川的说法,不识字的人?叫文盲,不识法的人?叫法盲。

谢宁不能接受自己?是一个法盲,哪天犯法了都不知道。

而且他觉得,给百姓们普法也很有必要,至少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做了要受什?么样?的惩罚。

而女性?哥儿?也能从中了解能够维护她们权益的律法。

陆川表示很赞同,并接过了这个担子,主动要求帮忙编写普法小故事。毕竟报社的记者?也大多都是法盲,只有荣斋先生了解过一二,但也不全。

翰林院至今也还是没给陆川安排什?么活儿?,在?圣上没有下达新的修书指令之前,翰林院的大部分?官员其实都没活儿?干,只有少部分?人?能帮圣上草拟诏书,为圣上和诸位皇子侍读,讲解经史。

陆川在?翰林院除了看书,就是每天编写两?篇普法小故事,轻松得很。

没过多久,报纸上就出?现了陆川写的小故事,在?故事后面,会写上和故事有关的律法原文,以及对原文的解释。

因为陆川写的这普法小故事,意外地在?大安掀起了学习律法的风向?,甚至还有人?天天跑去衙门,看官府有没有相似的案子,而官老爷又是怎么判案的,和大安报纸上写的对不对得上。

由于大安报纸如今已经售至大安各地,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很感兴趣,导致当地的官员不得不开始学习律法。

毕竟他们也害怕,若是下的判决和大安报纸上的不符,就说明他们没有好好看《大安律》。虽然百姓们不敢质疑他们,但会在?背后议论,而上官在?年底考核的时候也会有想法。

因为大安报纸的宣传,曾经一大堆法盲的大安官员班底,不得已只能开始学习《大安律》,一时间《大安律》这本书供不应求,曾经滞销的《大安律》,又重新开始印刷。

谢宁也开始了招罗人?手,来成立妇幼救助联合会。

他先是在?报纸上发出?信号,让那些有心救助女子哥儿?孩童的人?,可以写信到?报社,然后谢宁通过这些信件的内容,一一甄别出?可以加入妇联的人?。

谢宁是打着帮助弱小的旗号来成立组织,那么就需要一个有权势有地位的人?撑腰,否则容易办不下去。

谢宁思来想去,他能接触到?的最有权势地位的人?,就是他娘了。

于是在?家含饴弄孙的谢母,就迎来了最近比较少回来的好哥儿?。

“你让我出?面牵头?”谢母看完了谢宁的计划书,一脸惊奇地看向?谢宁。

谢宁朝他娘讨好的笑了笑:“这不是我身?份太低了,当这个妇联的会长容易办不下去,只有娘您这么厉害的人?,才有这个能耐。”

谢宁起身?来到?谢母身?后,殷勤地给她按摩肩膀,奉承道:“都怪夫君职位太低,至今还只是一个七品小官,连个诰命都没给我挣回来。也只有娘您这个当朝二品诰命夫人?坐镇,旁人?才不敢欺负到?头上来。”

谢母眼角抽了抽,儿?婿才刚当上官,宁哥儿?就想让人?家给他挣个诰命回来,未免想得也太美了。

谢母把计划书放下,招了招手让谢宁坐下,说道:“行了,让我想想。”

谢宁看出?谢母的意动,他见好就收,没再说什?么话。

谢母在?思考,这事儿?行不行得通,一旦这个妇幼救助联合会成立,做得好肯定对谢家的名声有好处,只是他们谢家不需要这个好名声。

谢家作为武将?一派在?京城的领头,如今在?北疆的声望仍然不低,不仅是圣上忌惮,连大臣们对谢家也颇为忌惮。

若只是谢宁,不管怎么闹都可以,毕竟他已经出?嫁了,是陆家的人?,好名声也落不到?谢家。可谢母一旦出?面,代表的就是永宁侯府了。

但宁哥儿?写的这个计划书,确实有很大的可行性?。

谢母虽然是京城本地人?,但在?北疆生活了二十多年,早就被北疆的风土人?情改变,看不得京城的女子哥儿?地位如此低下。

她有心改变却?碍于世俗不敢动作,只能任由自己?的哥儿?被那不是东西的欺负,好在?现在?嫁的儿?婿人?不错。

而现在?宁哥儿?突然跟她说,他想改一改如今女子哥儿?的现状。

这怎能不让她震撼?

她的孩子比她勇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