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梅林中的场面还是僵持着,学子们三三两两说着话,而苏幕这几个带扇子的人,则被孤立在一旁。
这种尴尬的场面,一直持续到师长?们到来。
陈祭酒有些后悔,后悔没多穿件衣裳来,虽然地址是他定下的,但他毕竟是个老头子了,身体素质比不得年轻人,怕冷一些很正常。
其实不止监内的学子暗自在心里骂陈祭酒,就连跟在他身后的各个夫子都?想骂他,不过是碍于陈祭酒是上司,不好太过罢了。
陈祭酒打哈哈道:“瞧瞧,不愧是我们国子监的学子,在这严寒的天气下,还能保持风度翩翩,可见这体魄是真不错啊。”
他看向的正是苏幕这几个拿着扇子的人,众师长?看到他们,集体沉默,这几个大傻子到底是谁的学生,谁的学生赶紧拉走?,反正他们没教过。
半天没人搭话,陈祭酒也是很尴尬,幸好有钟博士解围。
“时间不早了,还是尽早开始吧。”
相国寺在城外?,出?城的时间花了不少,确实不好再?耽误下去。
虽然是诗会,但也不仅是比试诗词,还有时政辩论、书画、音律这些,既是互相学习,也是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
其实跟年前考完试的那天差不多,只是一个是学子之间组织,一个是官方组织,发挥好了能得到上面人的青睐。
这次应邀前来的官员,有两个是朝中的二品大员,所?以很多家中没有关系的学子,都?铆足了劲要表现。
陆川不需要这些,他感觉自己?在文?人圈子里刷的名气已经够多了。
先是关于赈灾的那篇策论,经过二十多天的发酵,终于在开学时名扬整个国子监,不少人专门来澄心堂,想看看能写?出?那样文?章的陆行舟长?什么样,再?顺便找他借卷子看。
陆川可算是体会到名气大的烦恼,之后又因为拐子一事,和?王家交好。
至少他在文?官中有了一点人脉,不用担心以后进了官场孤立无援,晋升无望。
所?以他还是不要抢别?人的风头,容易被人记恨。
偏偏有人不想让他如愿。
前面他擅长?的辩论、策论、音律,陆川都?表现得中规中矩,混在一堆才华出?众的人中,一点儿也不显眼。
你方唱罢我方上台,好不热闹,整个梅林的气氛都?变得热切起来。陆川也被这样的气氛感染,心头发热,慢慢地也就感受不到寒冷。
至此,他才感受到苏幕他们口?中的诗会盛宴,大家都?在讨论学问?,有师长?和?宾客点评,在简陋的梅林里,充满了文?气。
有人因为策论写?得好,被官员看中当场收了弟子;有人因为琴抚得好,被礼部的官员看中,给了张名帖表示以后有问?题可以来问?;有人因为口?才好……
总之,大家各有所?得,也算是一场各方满意的诗会。
时间很快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这场活动的主题——作?诗!
由师长?出?题,大家就出?的这个题目,现场作?一首诗出?来。
这第一题由陈祭酒出?题,他知道有些学生不擅诗词,这部分?不擅诗词的学生,大多会提前准备好几首诗备用,比如他的好友钟远光的弟子。
一般来说,第一场诗赋比试,每个学子都?要参加,不管写?得好与不好,总得让别?人看看你的水平。
参加过一轮后,后面几轮可以由自己?选择是否参加,不擅诗词的学子接下来就可以坐一边看戏了。
自持有才华之人,就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了。
陈祭酒也是手下留情,他正了正色,提高音量,对着四周的学子说:“今日梅花开得正艳,诸位便以‘梅’为主,作?一篇诗文?吧。”
陆川露出?了一个微笑,果然跟他预料的差不多,左不过是写?梅或者雪,他让唐政帮忙写?的两篇诗文?,正是这两个主题,他早已背下了。
陆川把背下来的诗文?抄录到纸上,磨蹭了一会儿,看到有半数人把诗文?交了上去,他才开始交。
接下来由各位师长?品鉴,若有好的诗文?,他们会留下来,并?让作?者上来认领,然后这个人就能大放异彩,受到各方赞赏。
比如苏幕,他本来诗情就不错,刚才受到文?气的激发,不禁豪情万丈,作?出?了一首诗,比之前准备的还好。
陆川交上去的诗文?,中规中矩,既没好到让他们喝彩,也没差到不堪入目,便让人传下去,还给本人。
不料拿到卷子的书生,并?没有还给陆川,而是低头看了起来,一边看还一边念。除了给师长?品鉴,给同窗品鉴也是常有的事,那名书生的举止在大家眼里很正常。
陆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和?旁边的唐政说话,接下来没他俩什么事儿了,便聊起了陆川昨天给他出?的物理题。
突然从前方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陆兄,在下有一问?想问?兄台,不知可否给在下解疑?”
这声音很大,一下子吸引了一半人的注意力,大家不由看向陆川和?那人。
陆川循声看去,那人手上拿着一张纸,隐约可见上面的字迹,好像就是他的。
那人笑了笑,朝陆川行了一礼,然后自我介绍:“见过陆兄,在下元衡。”
陆川看了看眼前的人,确认自己?不认识,他不解道:“元兄客气了,不知是何问?题?”
元衡长?相硬朗,有种北方豪爽汉子的感觉,给人的第一感觉很好,陆川自然不知道他接下来说的话,会让他多头疼。
元衡说:“在下有幸在国子监见过陆兄的诗文?,可以说是……不堪入眼,不知是得了哪位名师,竟能一下子进步如此之快?”
这话一出?,陆川心里一咯噔,知道他是来着不善,找人帮忙是大家默认的事儿,但不能直白地搬到台面上,被人戳穿容易背上抄袭的嫌疑。
元衡如今把事儿挑出?来,怕是存了让他名声扫地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