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小叔父哪里来的喜好,总喜欢摸他头?,现在还直接捏脸。
不?过看在那罐牛肉酱的份上,他就?不?和小叔父多计较了。
他一向很大度。
看到这一幕,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平时的谢瑾颇为稳重,难得见他这么……活泼。
陆川赶紧转移话题,不?再惹谢瑾,便问?道?:“大哥去了那么久,可寄了书信回来没有?”
说道?这个,谢父谢母就?笑?不?出来了,全家人?只有老大孤身在外,他们当?父母的也心疼啊。
永宁侯说:“除夕那天,刚好寄了一封信回来。”
谢博到了大同府,停留了一天,找了当?地的驿站,送了一封家书和当?地的特产回来。
瞧着岳父岳母的脸色不?太对,陆川还以为大舅哥出了什么事,便急忙问?道?:“可是信中说了什么?”
谢宁也有些紧张地看向爹娘,他这两天虽然过得很快乐,偶尔也是会担心一下大哥的。
谢母见两人?这副神?色,就?知道?他们是会错意了,连忙解释道?:“你们大哥没事,平安得很。”
谢宁疑惑,既然大哥出什么事,为何一提起大哥,爹娘就?是一副愁苦样呢。
谢母说:“只是老大一路过去,见着了不?少灾民,有不?少被冻得手脚青紫,也没几件衣裳可穿,加上又没多少吃的,瘦骨嶙峋,怪可怜的。”
永宁侯接着说:“房子被雪压塌了,又没吃没穿的,光看老大写的信,就?觉得他们日?子难过。以前觉着北疆苦寒,现在跟灾民一对比,倒显得北疆的百姓还过得下去。”
永宁侯没说的是,这次雪灾冻死了不?少人?,现在天寒地冻,土地被冻住挖不?动,没法下葬,尸体都被堆在义庄。
只希望开春后不?要发生瘟疫,不?然以老大的本?事,也难逃厄运。因为瘟疫是不?讲道?理?的,不?会说你身体强壮,就?不?会被传染上。
这谢博也没办法,只能等开春冻化后再挖深坑掩埋。至于?陆川策论上写的处理?尸体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火化掉。
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现在的人?讲究入土为安,火化那是挫骨扬灰,绝对接受不?了,把自?己亲人?挫骨扬灰,比自?己死了还难受。
苏元在大同府提了一下,便遭到了百姓极大的反对,只能作罢。
即便跟陆川说,他也没什么办法,封建礼教和现实的对抗,总是要撞得头?破血流,才会有人?愿意改变。
陆川皱眉:“大哥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永宁侯说:“现在有朝廷的赈灾粮食,应该不?至于?饿死,只是现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取暖。”
朝廷赈灾的银两,大多都买了粮食,只有小部分买了些破旧的棉衣,但却是杯水车薪。
买来的衣服没多少件,灾民却是多不?胜数的,只能分给小部分人?穿。
永宁侯说:“你岳母打算过两日?办一场宴会,找些达官贵人?们募捐些不?用的旧衣裳,让人?给你大哥送去。”
谢母点头?:“世人?大多上行下效,只要这京中的贵妇人?们都捐了衣物,下面?小有银钱甚至是寻常百姓,也有可能会跟着捐些衣物。即便不?多,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再多就?没办法了,即便他们永宁侯府有钱,也有心想要捐些银两,却不?能当?这个出头?的椽子,容易被人?记恨。
别?人?家没想捐钱,结果就?你捐了,他们不?捐显得他们没有大义,可捐了又肉疼。若是捐得太少,还不?如不?组织。
捐献府中本?就?不?穿的衣物,对他们来说不?疼不?痒,还能得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陆川问?:“所以大哥他们最需要解决的是保暖?”
永宁侯点头?。灾民们能活到现在,光靠棉衣完全支撑不?了,况且还有很多人?穿着单衣。
树林被大雪覆盖,砍不?了柴火,没法取暖。有些人?直接把房子的房梁门窗砍下来烧火取暖。
柴火衣物紧缺,这种?天气估计还会持续两个多月,这期间他们要怎么活下去,而朝廷的赈灾物资只有粮食和少量的衣物。
谈及这个话题,谢母也没了过年的兴致,不?仅是为谢博担心,也为受灾的百姓担心。
陆川想了一下,这个时候还没开始大规模使用煤炭,京中和各地区用的都是木炭,若是能有煤炭,应该能解决取暖问?题。
但他也不?知道?哪里有煤矿,况且从?寻矿到采煤的时间太长,灾民们等不?了。
据陆川的了解,现在已经有火炕了,在谢宁的游记里有写到,只是应该没有大规模普及,若是现在盘上炕,应该可以大大减少取暖所用的柴火,并且还能更暖和。
于?是他便跟永宁侯说了火炕,谢宁一听?陆川说起火炕,便想起了他也看过那本?游记,只是他并没有把火炕和取暖救灾联系起来。
谢宁点头?:“我知道?,更北边有个地方,非常冷,用棉被取暖都不?行,那里的人?发现煮过饭的灶台暖暖的,便想到了把灶台搬到房间里,他们睡在那上面?,不?用多少柴火,就?可以暖和一晚上。”
这样就?不?会在睡梦中被冻死过去。
永宁侯一拍桌子,笑?道?:“读书人?果然跟我们不?一样,同样一本?书,宁哥儿看过就?忘了,行舟还能联想到灾区,天生就?该当?官啊!”
谢宁觉得他爹说的在理?,他夫君就?是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