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小事。”徐大姐立刻爽快表示:“蒜和油我自己出,妹子可以先试试手,成功之后再多做些。”
大蒜不属于生活必需品,平时没有配额票,所以都是用钱直接购买。
可也由于不是必要蔬菜,菜站里蒜一向都很少,反倒是姜便宜得多。
听徐大姐那口气,想要做得还不是一点半点,能买得起那么多蒜……这家庭条件不俗啊!
“徐大姐要做多少?”
“我屋里有十斤大蒜,你看能做多少。”
王念:“……”
“我家老刘是广省人,自从分配到安怀再跟着厂子来了长生沟,十几年都没机会吃到家乡菜,我这不是听说……”
游子漂泊在外多年,最想念的永远是家乡饭菜,徐大姐的爱人老胡不止一次提起过蒜油酥配牛肉粉。
想那一口都想到说梦话了。
厂子里广省人还挺多,徐大姐还专门托别人教怎么熬蒜油酥,自己在家失败两次就再也不敢浪费油了。
后来请教那人帮忙,结果……因没法掌控柴火灶温度而糊得没法入口。
花大价钱买来的蒜堆在屋里没法子弄,看一回徐大姐都要叹回气。
直到许芬提到王念,才让徐大姐又看到了希望。
就算再有点浪费,那也比烂在手上强得多。
“大姐出两元辛苦费。”徐大姐竖起两根食指,想了想跟着又补充:“做好了妹子留点。”
“徐大姐这么相信我,我肯定能给你做成。”
两元钱,做好自己还能留点,徐大姐大方得都叫王念不好意思。
“到时候我就去瞧瞧你是怎么做的,我也学学。”
小事一桩t,王念哪有不同意的道理:“明天就能做,到时大姐直接来我家就成。”
两人商量好时间,王念就朝施宛招了招手:“小宛,咱们回了。”
至于菜钱改天再收也没问题。
施宛小大人似的拍拍崔娇肩膀:“娇娇妹妹,有空来找我玩。”
没新娘子可看的两个小子早等得抓耳挠腮,没一会儿就趴门边往屋里看。
“那我就不留你了,明天咱们再好好说话。”
徐大姐硬是热情地把王念送到楼下,期间又帮着订出去十几把菜。
期间便多耽搁了几分钟,王念把施宛放进背篓刚走出十几米,路上迎面走来了一对胸带大红花的男女。
王念:“……”
一手抓住一小子衣领,王念三步并两步地跑到路边大树后。
“不准说话。”
“……”
长生坡怎么会这么小,小到王念才刚结婚小半年这就碰到了第二个红旗大队的“老熟人”
谢华……
和黄小慧结婚的人竟然是谢华。
两人亲昵地肩靠着肩,女的害羞甜蜜,男的满眼深情。
如果王念没亲眼撞见谢华和周山秀偷情,还真会觉着谢华喜欢黄小慧呢……
前不久听说谢华回城通知一下来就立刻和苗美丽分了手,怎么会兜兜转转又来到431厂?
黄小慧从兜里拿出本红色结婚证贴在胸口,搂着谢华胳膊满脸幸福地撒着娇。
徐大姐和许芬的担心……恐怕要成真。
提醒的念头在脑中只盘旋了几秒钟,随后看见结婚证瞬间偃旗息鼓。
说了又能怎么样……反倒是因为曾经让别人的未来蒙上层阴影。
王念站在树背后又皱眉又叹气,早让观察许久的张立业和施书文各怀心思又都着急无比
看谢华和黄小慧已经走远,张立业皱着张脸,非常认真的发问。
“王念姨,你是不是欠人钱了。”
他爸说,只有欠人钱的孙子才会躲着人走。
施书文小小一张脸上盛满担心,紧张地直搓衣角,张立业说完,担忧瞬间加倍。
这种担心全埋藏在心里没说,一直到晚上吃完饭施书文才特别认真地跟施向明提出不买文具书本。
施向明不明所以,等王念回忆了半天才恍然大悟。
到那时两人才发现这么小小一个孩子心思有多重。
差不多年纪的张立业只会想到王念当孙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