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唯有少年心 体操 > 番外四番外(第1页)

番外四番外(第1页)

番外四[番外]

======================

“这一款不行,这个样品不行,你看平铺的时候这个袖子就这样,穿在身上肯定会鼓包,不服帖。不信?我跟你说别不信,还是那句话,我穿过多少不同款式的体操服,一看我心里就有数,不信你找个小姑娘试穿下看看。”

对着刚交上来的几款新型样品,徐若澄皱着眉头一一做出评点:“没事,这件图案啊颜色啊都挺好的,腰线很合理,穿着肯定是舒服的,你把袖子的比例再调一调,不就没问题了吗?我还是看好你这款的啊,去改一改再拿来,肯定没问题。”

“那我这个呢?”

“这个……比例都挺好的,就是袖子,袖子上别放那麽多钻呀,平时穿着不觉得,但动起来有这麽多钻的话就是难受。特别是手肘以上的部分,不要放钻了,放心,你的设计已经很棒了,不会影响整体效果的。”

“体操服这个东西,这麽多年来,各支省队都有固定的购买渠道,国家队更是如此,我们凭什麽後来居上?质量,包括设计,我们当然要做好,但他们也都不是没有,对吧?我们就是,一个要发现更多他们还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一个要直击队员的需求,通过这两个方面下的功夫,让我们的産品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同时也要力争让接触过一次的队伍和选手从此爱不释手,多次回购。另外我们的那三款基础训练服,采取的不是传统的定制和预售模式,业馀尝试体操的人也可以来购买,也是我们的一块招牌,全锦赛之後可以考虑推出升级款。”

这年头大学生创业的也不少,不过徐若澄的野心不一样,从21年全运拿到平衡木铜牌时在央台采访镜头前详细介绍了五分钟自己身上那件体操服用了哪些独家工艺开始,她就是奔着做国内最好的体操服品牌的目标而去。运动员最不怕的就是吃苦,从设计丶制作到管理运营她件件事亲力亲为,去年一年的时间就承接了四个省队十几套衣服的设计制作,铺开了好大的一个摊子。今年,不管几位下属的目瞪口呆,她是准备要剑指和国家队搭上线的,目标定得高一点又怎麽样呢?完不成也不丢脸,对不对。

“还有这个,线条的设计很好,我觉得领口再改低一点吧,会更加适穿。总体上来看都是很好的方案,辛苦大家再去做些调整了。今年国内赛增加了团体锦标赛,冠军赛的办赛规模也要扩大,大运丶亚运丶世锦都是国家队重点备战的大赛,体操服的需求量一定是在增加的,大家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也相信我们一定会借着这次机会更上一层楼,做大做强。”

英姿飒爽的小徐总结束了一下午的会议,出门打车回学校,一转身冲进教学楼,又开啓了大学生徐若澄的生活。忙是真的忙,但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不就来了?七绕八绕加上之後躺在微信列表里一直安静如装死的川省领队忽然发来信息:“小徐,你的新款体操服有样品图片吗?”

有,那可必须有啊。作为大运会体操项目的测试赛,今年全锦又一次在锦城举办,川省队便是如假包换的东道主,打开那儿的市场就等于离走进国家队又近了一步。

徐若澄提溜着电脑包悄悄从阶梯教室後门溜出,前体操运动员的身手不是盖的,如此高难度的动作她完成得悄无声息,完全没人觉察到。

小徐总噼里啪啦敲着键盘谈生意,说是谈判,其实并不很难,川省队是到沪市队代训的时候看好了沪市的队服,听了价格之後更是惊为天人——谁不想做物美价廉的买卖呢。当然,也不是“推销”就轻松,是把功夫花在前面了,就像比赛不会比训练难一样——她还是很喜欢用阮导这个经典比喻形容生活中的各路破事,好像这样就可以给自己增加一些勇往直前的能量。

不知道阮导现在会不会还和队里的小姑娘说这句口头禅。不过这周期两位教练收了好几个0708年的“好苗子”,都是协调性出衆的,应该从今年的世界杯开始,就可以陆陆续续看到她们亮相了。还有一个就是沪市队的小妹妹,在省队期间沿用徐若澄那套圆舞曲的自由操音乐。去年她要去比邀请赛,阮导还问徐若澄,你觉得师妹这跳得怎麽样,拿得出手不?要不要赶着换一套?

徐若澄答曰,还挺好的啊!拿出去挺好的啊,说明我这套放在现在也不过时。

顺便又给阮导推销了一波自家的训练服。

生意谈成,川省队定了成年组青年组两批队服,果然选择了粉紫的主色。

那是锦城体操馆的主色调,这个场馆在21年建设完毕,承办的第一场赛事就是21年的体操全国锦标赛,那年的奥运选拔赛。也是徐若澄最後的一场比赛。

以一个平衡木并列第四收官。

当然,本来“茍延残喘”是为的全运会。徐若澄是报了名,进了全运村的,可就在资格赛前一天的训练中,平衡木下法落地时扭到了旧伤累累的脚。她不过是想把900下找回来,想最後一次为自己争取一把罢了。没想到,命运还是那样,没有给她留最後一点儿侥幸。

这次,真的是最後一次了,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多难过一点。临门一脚,一步之遥,就差一点点,说白了就是失败,和边都摸不着的失败没有任何区别。如果同样的情况在同一个人身上重复了好多次,那麽,感受只会是越来越麻木的。包括在锦城,进入了平衡木决赛的徐若澄在和一群下场谈论时三句不离奥运名额的队员在一起比赛时,也没有什麽太多的感触。

刚入学的时候室友听她自我介绍是世界冠军,纷纷惊讶地起着哄,用一种又好奇又崇拜的目光望过来。徐若澄一如既往还挺享受这种目光,她自在地把行李箱摊在地上,取出里边的床单被罩先往床板上一送,然後手抓床沿来了个潇洒的倒挂金鈎,在衆人的惊呼和鼓掌声中淡定地开始铺起褥子。

从那天开始,徐若澄从没想过奥运这两个字。即使“连”闻知雅这样的都混到奥运团体冠军了,她也不会多想,就比如她从来不会思考自己有没有可能折腾出7。4的平衡木一样。这种事情,谁拿了就是拿了,有时候需要一点不讲道理的偶然性。

就比如她也没想过什麽如果格拉斯哥成功上场了会怎样这种没有意义的问题。要说偶然,萧导在午休时间突然冲进训练馆才是偶然性更大的事件了吧。

就比如说平衡木这一项。至今徐若澄仍然认定柯润雨是唯一一个在木头上比自己更有天赋的人,她不也没拿到——不止五环,甚至世锦赛都没拿到。这不是早六年前就看清楚了?

那时候徐若澄的体操服事业已经开始走上正轨,生産线立起来了,设计师也“挖”来了,産品也做出来了,让沪市队员们穿上了全运会赛场,所以她这个人上不上场相比起来就无所谓。生活有了新的内容,谁还会纠结过去那些有的没的?又不是吃饱了撑的。

徐若澄把订单消息转到大群里头,附言:“来活了朋友们!”。

後来的故事,也算是轰动了整个华国体操界。

在川省领队的力荐和大运会闻知雅罗子晴两人的出圈之後,虽然世锦赛的服装还是由原赞助商承担,但徐若澄的体操服走上了亚运赛场,并因为时隔十二年再次实现包揽亚运六金而被体操论坛誉为“吉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