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苦情剧炮灰兄长科举升官 > 7080(第18页)

7080(第18页)

月底再一比业绩,简直是丢人!

对于下属的卷,滕洪辉满意得不能再满意——徐辞言哪日一去宫里讲学或是一去督察院办事,吏部就立马松懈下来,滕洪辉要干得活就变多速度变慢。

他早希望人能辞了其他两个专心干吏部事,只可惜东宫惹不起,御史不敢惹,只好忍气吞声,勉强维持平衡。

你工部还想横插一脚,滕洪辉笑不出来了,当下把徐辞言往身后一扒拉,“无咎啊,从宫里回来累了吧。”

“部里还有点大事,你先回去,”他面不改色,“我和你刘大人有话要谈。”

徐辞了如释重负,脚底抹油地跑了。

他边跑边忍不住笑,若是往日,他倒是不介意再干一份兵部的活,总归俸禄不会少他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

徐辞言眨眨眼睛,婚期要到了,他忙着呢!

第76章大婚酒斟时、须满十分。

在一片忙碌之中,很快就到了年关。

大启别的假给的吝啬,春节的假倒是挺长,从腊月二十五开始,一直放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

徐家上下忙碌一片,因着徐辞言的婚事在即,就连远在山南的徐二叔一家也关了酒楼,连带着徐家几个族老亲戚,一同高高兴兴地上京来。

从腊月开始,徐家连带着杨家,都忙碌起来。

彩礼嫁妆,红绸喜字这些物件大多都已经备齐了,剩下的就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

比如说,那日接亲的人选。

大启结亲,特别是名门大户之间,必然少不了一通文采考验,杨家家大业大,杨敬城也是正统科举考出来,家族里文采横溢之人比过江之卿都多。

别的不说,杨敬城的幼子杨恒逸,才名在外,徐辞言看过他的诗词文章,心底有数,只等年岁到了下场一试,此子必是榜上有名。

徐辞言不善做诗这事早就传开了,当年鹿鸣宴上座师刘大人打趣他作诗“截搭”那句话,至今没少被人拿出来玩笑。

好在徐辞言脸皮够厚,不善做诗怎么了,再不善他不也考上状元了。

但是眼下用脚趾头想就知道,杨姝菱的那些兄长弟弟们,铁定会拿“催妆诗”好好刁难他一通。

对此,徐辞言很没出息地怂了。

大喜的日子,他被杨家子弟拦在府外头,急得满头大汗耗到吉时将尽,都没能做出让他们满意的催妆诗来,这像什么话嘛。

虽然杨家必然不会出这样的岔子,但这种大事,徐辞言只求尽善尽美。

他早早给同年好友们去了信,特别是周翌泽崔钧几个诗才好的,更是再三叮嘱,生怕出了意外。

好在几个都是靠谱之人,到了正月二十四这日,吉时一到,徐辞言骑上捆了大红绢花的高头大马,浩浩荡荡地前往杨家接亲。

一出了门,就见满街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还有些小童被父母换上了吉利的红衣服,扎着两个啾啾,学着大人模样地行礼祝贺。

“恭喜恭喜呀!”

童声稚嫩,惹人发心底发笑,徐辞言骑在马上,反手从专门撒喜糖喜饼的小厮手上接了,远远地朝那几个小童怀里抛去。

这一撒,气氛就越发热烈起来。无数认识不认识的人们都一脸笑意,高声贺喜。

“恭喜徐大人了!”

“徐大人今日可真是好相貌!某祝大人百年好合,琴瑟和鸣!”

更有些文人才子,先是抢了喜糖沾沾喜气,又诗兴大发,走到徐家门外取了纸笔,作上几首贺喜诗来庆祝。

街头巷尾热闹非凡。

“同喜同喜!”徐辞言在马上笑着行礼,朝四面八法拱手道谢。一路上越往杨家去,欢呼贺喜声越发激烈起来,活像一波波红色的浪潮,卷得大半个京城都沾满了喜气。

徐辞言身上的婚服,连带着杨家的凤冠霞帔一起,都是宫里早早送

来的,马上青年玉面红裳,嘴角含笑,这般熟悉的模样,直让京城老百姓想起三月里那次御街夸官。

同样的热闹,同样的喜庆,不一样的,是那人的身份变了,不过数月,从白身,变成了五品官员。

看着徐辞言身上大红喜服中绣着的五品官员方可使用的纹绣,百姓们竟然莫名地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

好啊!

这是彻彻底底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寒门学子,和其他朱门绣户出来的不一样,天然就与他们亲切几分。

一时间,道喜的百姓喊得越发卖力。徐辞言坐在马上,止不住地笑。

“徐某谢过诸位!”他大大方方地朝着四处行礼,朗声含笑,“今日府中略备薄酒,还望赏脸,到府中同喜!”

“好!”人群中传来大喊,“快快,把路给徐郎君让开,别让新娘子等急了!”

“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善意的大笑之后,徐辞言打头,一行人总算是挤过街巷,到了杨家所在的街道。

一转过去,崔钧就忍不住快马几步,走到徐辞言旁边逗笑,“无咎今日这亲,可没那么容易接到喽!”

只见街里高高搭起一座红绸花灯的绣楼,百姓热热闹闹地凑在绣楼旁边贺喜,最前头杨家子弟一个个摩拳擦掌,笑得不怀好意。

“新郎官进街啦!”

远远就有人高声大喊,随后便是一阵铺天盖天的笑闹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