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该来的都来了,王导接过一个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拍了拍,两声闷闷的拍打声响起,大家瞬间安静下来。
“大家好,我是王薇,是这部戏的导演,很高兴今天大家能因为同一部戏聚到一起,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希望我们能相处愉快。”
她声音一顿,大家呱唧呱唧的鼓掌。
接着是介绍制片人,副导演,编剧,各部门负责人,反正就是大家都互相认认人,这是剧组工作人员第一次比较完整的见面。
简单的介绍完,王导又说:“咱们这次时间比较紧,任务比较重,所以大家要辛苦一点。”
谢青溪听到这里还不明白辛苦是怎麽个辛苦法。
但很快她就懂了。
剧本围读的流程一般是几位副导演粉饰不同角色,念旁白和台词,念完一集以後,如果有问题要确定,比如第一集里面女主角穿的衣服,剧本上只写了是月白色旗袍,但具体款式风格都没有定,这时服装组的老大就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小到女主角的一个发饰,大到某个场景怎麽搭建,都要讨论到实处,才能确保实际拍摄的效果。
但讨论也不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只有导演副导演制片人他们发表意见,其他人都是小声跟旁边人嘀咕几句,一般是保持安静的状态静静听着。
谢青溪听得津津有味,觉得像是回到了读书时,她高中参加过学校的话剧社,偶尔会有演出,开始排练之前,大家也会集体读剧本,简直一个大型阅读理解现场。
读了三四集就会休息二十分钟,中午吃完饭休息半个小时後继续,保持这个节奏一直到傍晚,吃完晚饭还要继续,一直到晚上十点才解散。
谢青溪终于知道辛苦在哪里了,她现在只觉得头昏脑涨,整个人都是木的,感觉开了整整一天会。
这部戏总共三十二集,这样紧锣密鼓顺剧本的日子,她们要过三天。
回去的路上,谢青溪问赵蓉:“这几天是我们读剧本,演员他们干嘛呀?他们什麽时候读剧本?”
“我问了涂姐,说是试妆和休整,等我们读完就到他们呗,估计读个一周,结束就开拍了。”赵蓉应完,打个哈欠。
谢青溪见她困,就转头问林清:“那我们这一周做什麽,继续歇着?”
“应该不会,要做准备工作,比如咱们化妆组,得去采购化妆用品,梳化组得准备头饰之类,琐碎的事还不少。”林清介绍道,“有的剧组流程也不太一样,反正进了组,怎麽个工作方式,都看导演习惯了。”
没有什麽特别死板的规程,反而相当灵活。
谢青溪了然的点点头,不好继续打扰她们,便低头打开手机看起来。
看到有一个未接来电,是应屿的,大概在九点半左右。
还有一条他的留言:【在忙?】
谢青溪连忙回复:【当时剧本围读会还没结束,手机静音了,没听见你的电话。】
紧接着问他:【你准备休息了吗?】
【还没有。】应屿简直是秒回。
下一句就是:【怎麽第一天开工就这麽晚,以後每天都要这麽才能回去休息???】
谢青溪:“……”
三个问号,充分体现了应董对她这份工作的不满之情,是已经不满到无法理解的地步。
她也不好解释再多,很怕刺激到他,只能说:【没事的,我习惯习惯就好了。】
发出去以後,应屿那边立刻显示正在输入,但是好半天都没见到有新信息发过来。
谢青溪感觉他是被无语到了,不禁有些讪讪。
她退出聊天界面,开始浏览其他社交平台,在她的有意搜索下,看到了一些关于他们剧组的消息。
从一开始营销号各种遛饼,男主演换过无数个,倒是女主演一直很稳,一直传的都是莫琦,这也导致在一段时间里,她的粉丝一部分在坚持辟谣说没这回事,一部分又在各种点评传闻中的各位男主演。
一直到剧组官方微博发出官宣信息,确认了男女主演和其他重要角色,还要在後面特地注明排序是按照姓氏拼音首字母,不分先後。
接着就是这两天的新闻了,莫琦和周滨同一天抵达剧组,说明马上就要开机,粉丝催着想看定妆照。
“期待琦琦的楚菱心!”
“期待最好的佟彦!”
来回都是类似的话,谢青溪看着,觉得好热闹。
正看得津津有味,应屿的回复来了,她立刻点过去看。
结果发现……竟然是个视频?封面还是家里的几只猫。
一天下来实在太累了,周围的同事基本都上车就开始休息,车厢里十分安静,谢青溪只好在包里一阵乱翻,找到耳机戴上。
视频一打开,就听见一阵呜哩哇啦啊啊啊的叫声,还有两声狗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