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忙问去现场的话需不需要带淡盐水,或者藿香正气水之类的防暑用品,话题就这麽岔开了。
进了包厢,今天是蒋文悦请团队的人吃饭,就只有她们几个,说话直白许多,大家也自在许多。
“小溪来我这儿坐。”她笑吟吟的招呼道,毫不掩饰自己的偏袒。
谢青溪犹豫了两秒就坐过去了,看大家都没在意,心里松口气。
这家店是做东北菜的,菜量给得很足,她一边咬着锅包肉,一边听蒋文悦给大家安排工作:“王导的戏跟过或者了解过的都知道,造型这块都是分AB组的,A组跟主演组,B组跟配角组,来之前就已经给你们组好队了,如果有需要换的,你们私底下商量,做好工作最重要。”
谢青溪边听边点头,默默地啃着锅包肉,觉得还挺好吃的,饭店的菜有饭店的味道,和家里的不一样。
诶,要是汪姐和杜师傅知道她这麽想,肯定会说那是因为他们科技多,明明家里的更健康!
“明天是剧本围读,导演和美指他们会分析各个人物的人物形象和造型设计,你们都要好好听,能看到的剧本都要多读几遍,做到理解剧情理解人物,不熟悉王导的作品的,收工回来多看看她导的剧。”
蒋文悦说,这是做好影视剧妆造必须做的功课,“首先你要了解你合作的这个导演的拍摄风格,他喜欢用什麽样的风格来拍摄和展示这部剧或者影片;其次,你要要了解这部戏的类型,正剧和喜剧的妆造也可能有所不同;第三,你要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时代流行的妆容是不一样的;第四,你要熟读剧本,拿到多少读多少,要对你要化的角色的人物设定谙熟于心,身份年龄职业性格,要了如指掌,抓住这几点,你创作出来的这个人物形象就不会有大问题了。”
“想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要学会多看多想多总结,总不能干了好几年,工资还每个月四五千吧?”蒋文悦说得直白,“这个圈子里的钱不少,但能不能赚到,就看你们自己了。”
她说完,涂景莹和孟静立刻举起手里的茶杯,说是以茶代酒敬她一杯,感谢她的指点。
谢青溪连忙放下筷子,也跟着端起杯子来。
碰杯的那一刻她才意识到,哦,原来自己也要学习职场的人情世故了。
她以前还真没学过这些。
婚前短暂的工作生涯里,她只是团队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实验室里多数人都不爱社交,大家做好本职工作已经足够。
婚後她的身份是应太太,所到之处她都是被吹捧的存在,应太太只需要愿意同人家多说几句话,就已经是赏脸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她得学着做一个合格的职场人,于是默默的观察着大家的处事方式。
一边观察,又一边回忆应屿平时的做派。
跟那些老总们寒暄是怎麽打机锋的,跟关系好的和跟关系一般的态度有什麽区别……
越想就越有些後悔,以前陪应屿去应酬老觉得无聊,只会在一旁瞪眼发呆,早知有今天,该多跟他学学的。
唉,世上果然没有什麽东西是没用的,只有不会应用它们的人。
吃完午饭回酒店,下午的时间眨眼即逝,谢青溪捧着手机看了一下午的职场生存小技巧,看得头昏眼花,等大家一起嘻嘻哈哈去附近的夜市吃晚饭时,她又觉得也许很多东西都用不上。
晚上她给应屿打电话,问他有没有早点回家,犹豫半天还是没跟他说这事。
既觉得是一点小事,没必要到处说,又怕他忙了一天工作还要听她说这些烦心事,会觉得厌烦。
倒是应屿很敏锐的听出了她的欲言又止,直截了当的问:“你是不是有什麽话要跟我说?”
谢青溪一愣,立刻否认说没有。
应屿不信,问道:“真的没有?”
她说真的没有,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希望你今晚有个好梦。”
应屿听了沉默,半晌才嗤了声,说了句:“知道了。”
声音淡淡的,似乎有些不满,谢青溪以为他是对自己的提醒感到不快,便没有继续。
但在电话挂断之前,却听到应屿问了句:“没人为难你吧?”
谢青溪一愣:“没有啊,怎麽突然这麽问?”
应屿沉默片刻,嗯了声:“随便问问,没事就好。”
顿了顿,仿佛是要提前打预防针似的,又添了句:“我们家没有报喜不报忧的传统。”
谢青溪先是微怔,旋即心里一暖,低声应了声好。
其实才来,还没正式开工,很多人还没见过呢,能被为难到哪里去,他问得真是早了点。
第二天一大早就闹铃叫醒,谢青溪洗漱过後,背着包和赵蓉一起匆匆下楼,上了安排给梳化服部门的那辆小巴,和同事们一起赶到了规定地点。
是在靠近古玩街的一条巷子里的老院子,看起来是修缮过,很传统的徽式建筑,白墙青瓦马头墙,小巧又雅致,充满了岁月沉淀後的历史感。
据说这里是女主角的住所兼工作室,是主要的拍摄场地之一。
进门以後从侧门进去,竟然还有一处院子,这里是作为剧组工作间的,有监控室,器材室,演员休息室之类,化妆间也是在这里。
开会是在院子正厅,摆了不少椅子,谢青溪跟着找位置坐下後就发现,大家已经按照自己的组别坐到了一起。
这时才知道这次剧本围读是工作人员剧本围读,目的就是让大家更好的体会剧情,确定基调,敲定细节,方便以後的拍摄工作。
很快谢青溪领到场务发给的剧本,她把本子放在膝盖上摊开,看到开头第一句。
“盛夏的尾巴,楚菱心重逢了间接导致自己失聪的罪魁祸首佟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