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後宽宏,但媳妇终究只是媳妇,媳妇在太皇太後面前不敢有丝毫放肆。”
富察氏保持着低眉顺眼的姿态。
武曌擡手,盘弄护甲:“你此刻心里其实有很多话要对哀家讲,对不对?”
“媳妇——”
“但说无妨。”
武曌示意富察氏直言不讳。
富察氏深吸一口气,看了眼左右:“媳妇想知道太皇太後对今日之事的真实态度……”
“哀家方才说得还不够明白吗?”
“媳妇以为……”
富察氏再次欲言又止。
武曌擡手,示意衆人退下,只留富察氏一人:“这里没外人,你有什麽想说的就直说吧。”
“媳妇……媳妇……”
富察氏鼓足勇气,对武曌道:“媳妇以为怡亲王等人所言并非毫无道理。”
“哦?”
“世宗皇帝驾鹤西去十馀年,大清江山的大小事务始终由太皇太後裁决处置,媳妇虽是女流却也觉得……太皇太後对大清江山的功绩……或许怡亲王等人所请,正是天下人的心中所想。”
“你当真认为他们发自真心地请求哀家称帝?”
“媳妇……”
“你还是太年轻了。”
武曌温情地看着富察氏:“他们在正月那天集体请求哀家登基称帝,名为恳请,其实是试探哀家是否有登基称帝的野心,今日请哀家登基称帝,则是因为看到年希尧督造的船队停靠在港口,竟比传闻中更加威风凛凛势不可挡,心中颤抖,担心年家有篡权夺位的野心。”
“所以太皇太後……”
富察氏若有所思。
武曌见她孺子可教,进一步指点道:“三辞三让的传统虽然繁琐,却是蕴藏着大智慧大道理。”
“媳妇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麽?”
武曌反问。
富察氏低声道:“太皇太後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皇上铺路,毕竟纸包不住火,皇上是女儿身这件事迟早要大白于天下。与其到时左支右绌疲于应付……不如让天下人逐步接受女皇……”
“还有呢?”
“还有……”
富察氏露出苦笑:“媳妇愚钝,暂时没想到更多。”
“没关系,你还年轻,有大把时间跟在哀家身边慢慢学慢慢懂。”
“谢太皇太後栽培!”
意识到自己将来有可能得到什麽的富察氏欣喜若狂,谢恩的同时补充道:“富察家世世代代永远效忠大清!”
“哀家也是为了大清江山的千秋万代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武曌做出无可奈何姿态:“倘若先帝能够……哀家又何苦……哀家原本一心盼着先帝快点长大亲政,自己好搬去圆明园颐养天年……可惜……正所谓时也命也……事到如今,为了世宗皇帝和先帝的大业,哀家或许也不得不辛苦受累,成为名为女皇的牺牲……”
【作者有话说】
感觉最後一段话有点茶啊~哈哈~
最近叙利亚的事真是……不知道怎麽评价,只能感慨一句“人类不感谢罗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