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年希尧跪下,武曌便打断他,吩咐宫人给他搬来椅子:“广东那边的船只建造可还顺利?”
“回太皇太後的话,造船处的工作无比顺畅,二十艘船年底可以正式下水。”
“船只的装备配置如何?”
“回太皇太後,二十艘船只,最小的长五十丈,最大的长七十丈,船身按照尹太妃的要求半数以上用精炼钢铁铸造,坚固无比,船上配置了大型蒸汽锅炉车间,不仅能烧煤炭,还可以烧石油……”
年希尧眉飞色舞地介绍着自己的得意作品。
武曌安静地听着,哪怕她早已借助凤龙的手段看到了停在广州船坞里的二十艘威风凛凛的大船。
“……这些船一旦下海,必定无坚不摧,无往不利!”
“兄长辛苦了。”
武曌微笑地看着年希尧。
年希尧道:“此生能够学有所用,我只觉无比荣幸。”
“也是……”
武曌淡淡一笑。
要知道,哪怕已经和造办处的工匠们合作捣鼓出改良款蒸汽机,年希尧在官场同僚们眼中依旧是个不务正业的呆子,他们嘲笑他的不懂政务,认为他这辈子也就只能在内务府造办处给皇家制造各类新奇玩意儿。
直到——
造船处设立,身为第一任造船总督办的年希尧远赴广州,在尹太妃的指点下,结合西洋人的造船技术,指挥十万劳工费了五年辛苦,终于造出第一批二十艘身长五十丈至七十丈的装备火炮的钢铁大船!
“等这二十艘船明年全部下水以後,哀家特许你和两广总督率领船队从广州沿海而上,最终在天津停靠上岸,作为给大清和哀家的千秋节贺礼!”
“谢太皇太後恩典!”
年希尧感激涕零。
“大哥又说生分话了。”
武曌莞尔一笑,将一盘沙琪玛推到年希尧面前:“大哥这些年在广州做事,想必已经很久没吃到京城的沙琪玛了。”
“妹妹果然了解我。”
被香甜的沙琪玛勾起童年记忆的年希尧眼中满是怀念和伤感:“可惜我们都已经……”
“大哥,我听说你刚到京城就被怡亲王府的人派轿子接了过去?”
“确有此事。”
“怡亲王都对你说了些什麽?”
“怡亲王……”
年希尧想了一下,实话实说道:“怡亲王详细询问了新造的二十艘船的具体情况。”
“然後呢?”
“然後怡亲王就若有所思,让我先行退下。”
“还有吗?”
“他们留我吃了一顿饭,杯盏间表示要和年家做儿女亲家。”
说到这里,年希尧主动停顿,恭敬问道:“太皇太後以为,年家能否可以高攀这门亲事?”
“怡亲王主动攀亲,年家为什麽不能接受?”
武曌冷笑。
她已看穿怡亲王的算盘。
【作者有话说】
经济+大炮,怡亲王已经看穿一切
下一章,三辞三让的登基流程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