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女皇误入清穿世界後 > 101 撤帘子(第2页)

101 撤帘子(第2页)

妞妞故作淡定地吃着荔枝,眼角馀光不断打量两位皇太後。

[可恶!真是可恶!为什麽朕这一世要做女人!]

……

……

年羹尧此番回京和同为辅政大臣的隆科多等人斗得不亦乐乎,但对如今卧病在床的摄政怡亲王允祥却始终礼遇有加,回京第二天就登门拜访,一个劲地嘘寒问暖,显得神交已久。

允祥一家笑容可掬地接待着来访的年羹尧,送走他以後,允祥的脸色顿时严肃。

“大将军此番来势汹汹,你们从此要收敛着,切不可触其锋芒。”

“王爷担心年大将军效仿鳌拜?”

“鳌拜一介武夫,怎麽能和既是外戚又文武双全的年羹尧相提并论,”允祥苦笑道,“年羹尧是想做大清的曹操,最少也是个霍光。”

“那……那我们该怎麽办?眼睁睁看着年家飞扬跋扈?”

允祥的几个儿子顿时义愤填膺。

允祥摇摇头,道:“大清终究是满人的大清,年家再飞扬跋扈朝纲独断,也跨不过出身汉军旗的天堑,所以我并不担心年羹尧会生出不臣之心,反倒是朝中其馀几位爱新觉罗氏……有可能趁着争斗攫取利益……”

“阿玛的意思是——”

“既然年羹尧是汉军旗出身注定无法窥探大宝,又文武双全还有皇太後作为後盾,我们为什麽不助他一臂之力?借他的手除掉真正可能威胁皇上地位的乱臣贼子!”

说到此处,允祥不由长叹道:“四哥走得太早,皇上又出生太晚。”

“阿玛对先帝真是赤诚之心可昭日月。”

“四哥对我那麽好,我怎麽可以对不起他?做不到鞠躬尽瘁死而後已,至少也要尽人事听天命。”

“那……那万一……”

怡亲王福晋想到一种可能,小心翼翼问道:“万一年大将军和圣母皇太後内外勾结把持大清江山,我们又该如何?”

“不会发生什麽,”怡亲王道,“即便圣母皇太後效仿武则天登基做女皇,百年之後还是要把江山还给爱新觉罗家,而不是将天下传给年家。毕竟,大清是满人的大清,年羹尧再厉害再能打,他也不能把满蒙八旗的将领全变成自己的人。何况大清还有蒙古各部王公作为後盾,关外的龙兴之地也始终牢牢握在爱新觉罗家手中。”

听完怡亲王的分析,衆人恍然大悟,确信年氏兄妹再厉害也不可能动摇大清的统治,真正可能篡夺皇位的是爱新觉罗家的其他人。

……

[怡亲王确实是个人物,看问题透彻,知道大清建立在满蒙一家的八旗制度基础之上,出身汉军旗的年家始终是八旗制度的边缘角色,即便生出篡权夺位改朝换代之心也无法得到满蒙王公的支持。可惜……]

细细盘算过後,武曌问尹无归:“以你之见,本宫怎麽做才能撤去帘子直接过问朝政?”

“姐姐不想继续垂帘听政了?”

“隔着帘子交流终究有些不方便。”

武曌直言不讳。

尹无归笑道:“那为何不直说不想隔着帘子?”

“满朝文武会答应?”

“若是年大将军提议此事,必定无人胆敢反对。”

尹无归露出向往神情。

这个平行世界的历史正朝着完全陌生的方向疾奔而去,原本只是历史的旁观者的她也在因缘际会中成了推动历史的重要一环。

“二哥……二哥未必愿意让本宫撤去帘子直接过问朝政,”武曌假惺惺道,“他如今的权力有三处源头,既是先帝遗诏的顾命大臣又是西北军权在握的大将军同时还是本宫的哥哥丶皇上的舅舅。若本宫撤了帘子直接听政,他在朝堂说一不二的地位反而可能因此削减。”

“姐姐言之有理,可倘若年大将军担心圣母皇太後直接听政削减自己的权力,近来一直被大将军压制的其他人呢?他们是否意识到此举能让年大将军的权力有所收敛?”

尹无归提出自己的观点。

而武曌等的也正是这一句:“尹妹妹说得很对,年羹尧和我再亲终究隔着一层,朝臣们只要稍微有些脑子就会明白让我直接听政虽然短期内对年羹尧有好处,长期却对他们有好处,毕竟权力的王座只能容下一个人,兄弟尚且会为了皇位自相残杀,何况是各有儿女利益需要维护的兄妹?”

“姐姐打算什麽时候撤帘子?”

尹无归跃跃欲试。

武曌微笑着,看向不远处正紧跟太监身後走向两人所在的亭子的张廷玉。

【作者有话说】

初步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可惜京城高官员们忙着争权夺势,对民间的细微变化毫无觉察

负责给纪录片《马王堆》做汉服的大佬的私人店即将陆续上架同款汉服,这是我今年双十一几乎一毛不拔的福报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