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女皇误入清穿世界後 > 7 长生殿和唐玄宗(第2页)

7 长生殿和唐玄宗(第2页)

李佳兰脱口而出。

武曌心中再生悸动。

白乐天?

《长恨歌》?

她决定回去後立刻翻看有才女之称的原主的记忆,寻找与《长恨歌》丶唐玄宗李隆基有关的内容。

乌拉那拉氏知道年世华有才名,见年世华对李佳兰提白乐天和《长恨歌》反应平淡,以为年世华有意谦让,心中不免讥讽李佳兰班门弄斧不自知,嘴上却故作关切道:“弘时近来学业如何?”

“爷给弘时安排的何先生治学严谨,弘时跟着学了不少东西。”

“可我听说何清其实是个爱咬文嚼字的掉书袋,古板,不知变通,弘时跟着他怕不会被教成小古板。”

闻言,李佳兰面露讪讪之色,干笑道:“爷的安排怎麽可能有错?”

“也对,爷的安排自然不会有错。”

乌拉那拉氏笑得很假。

……

餐食过後,三人各自返回住处。

在奴婢的伺候下,武曌退簪宽衣,洗净面容躺在双重床帷垂下後密不透光的床上,借凤龙之力,原主的文学记忆如纸卷般一一铺陈展开。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渐渐地,武曌觉察到异常。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的《滕王阁序》?

陛下(李治)亲口称赞的千古绝唱天才佳句!

难道真相竟然真是……

武曌深吸一口气,继续翻看。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骆宾王!

武曌心中一沉,开始在原主记忆中寻找与唐玄宗有关的内容。

开元盛世丶天宝危机丶安史之乱……

可惜原主年世华虽饱读诗书却不精史学,记忆中关于唐玄宗李隆基的信息非常笼统含糊,武曌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只能勉强确定李隆基是个年轻时振作有为年老後昏聩无能险些葬送江山的君主。

结合《讨武檄文》和《滕王阁序》,武曌基本确信所谓的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她前世的孙子李隆基,随即用先帝(李世民)和自己的名字开始检索翻找原主的记忆。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

武则天……一代女皇……感业寺……两次入宫……谋杀亲女陷害王皇後……骨醉……上官婉儿……狄仁杰……张氏兄弟……

大段大段的内容浮现眼前。

初开始的时候,武曌还会因为後世对自己的污蔑诽谤而愤怒,看到後面,她已无悲无喜——这些充满男性对女性的鄙薄的想象何尝不是另一种夏虫不可语冰,蟪蛄不知春秋?

[他们不懂我,也不配懂我。]

武曌自言自语。

比起後世史官们的讥讽诽谤,她更想知道当下的康熙五十年(1711年)距离前世辞世的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多少年?

大唐江山为何会亡?亡在谁人手中?

以及——

中原的统治者为什麽从汉人变成前世闻所未闻的满人?

【作者有话说】

正在地下美滋滋听歌的李隆基突然感到後背发凉:谁!谁TM在鞭尸我?

李旦:大概率是你奶奶或是你爷爷~

(大唐虽然没有亡于安史之乱,但安史之乱後的大唐……唉……)

新章发布,请多多支持,留言红包发放ing

感谢在2024-07-1511:27:49~2024-07-1611:27: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柒颂2瓶;佳ola丶炸圆子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