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星公司的态度变化让布里欧恩教授有些手足无措。
其实,如果换作一个精通世故的人,很容易就能从斯塔星公司态度变换的时间点上探究出原因。
斯塔星公司态度变换的时间点就在:布里欧恩教授正式获得诺贝尔奖之後。
斯塔星公司当初愿意答应一切要求聘请布里欧恩教授不过是为了诺贝尔奖的知名度。
诺贝尔奖公布之後,斯塔星公司发布了大量通稿,说布里欧恩教授是他们公司实验室里的人。
通过宣传,他们成功将诺贝尔奖丶布里欧恩教授丶斯塔星公司,这三个关键词联系到了一起。
这波宣传,成功地让斯塔星公司的股票大涨。
这是斯塔星公司聘请布里欧恩教授的唯一目的。所以目的一达成,他们便把布里欧恩教授冷在了一边。
商业社会就是这麽现实。
布里欧恩教授洞悉很多的物理规则,却不知道这些商业公司的潜规则。
年轻人走後,他继续埋头工作。
中间,又有人来催了一次,他这才不情不愿地翻开了资料。
但刚看了两行,他就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C国航天所的星际卫星好像明天就要发射了。
这是物理界的大事,他自然也关注到了。他特地打开搜索软件再确认了一遍,确实是明天。
确认完时间,他便将资料放到一边。
斯塔星公司发射的小卫星已经够多了,如果24小时内再发射多个,将会对C国航天所星际卫星的发射造成巨大困难。
C国航天所的这颗星际卫星意义非比寻常,如果发射成功,将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巨大进步。
思考了良久之後,他合上资料,给斯塔星公司的卫星项目部发了一封邮件。
“近24小时内都没有合适的发射窗口。
——来自布里欧恩。”
正好,节约下来的时间,他可以投入到自己的研究当中。
唉,这也不知道算不算是环境逼人成长。
总之,布里欧恩教授这样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摸鱼和敷衍。
*
同样的时间,C国。
星际卫星明天就要发射,大家兴奋得睡不着,排着队蹲在所里的天文望远镜前,看着天上的情况。
此时正轮到黄亮,他移动天文望远镜,正对着近地轨道的一颗卫星,结果才刚对准就看到一个亮光闪过,就像流星,差点没把他的眼睛给闪了。
他“啧”了一声,移开视线,说:“又炸了。”
没头没尾的一句,但他身边的人全都知道,黄亮说的是斯塔星公司的小卫星又炸了。
斯塔星公司最近也不知道是发了什麽疯,一次性发了一堆廉价小卫星,跟年终库存大甩卖似的。
而且这些小卫星的成功率低得惊人,动不动就炸,造成了大量的太空污染。
庄云伦问:“是昨天发射的卫星吗?”
黄亮点头。
庄云伦:“除了发射途中就炸掉的八颗,剩下两颗卫星不是已经进轨道了吗?”
他们最近一直在观测斯塔星公司卫星的发射情况,毕竟这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发射。
黄亮:“程序BUG,姿态偏移,两颗卫星撞到了一起,全炸了。”
庄云伦:“……”
斯塔星公司出品小卫星BUG可真多,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当然了,是教科书里的反面案例。
一旁有人长叹了一口气:“唉!又多了一堆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会增加发射的难度,几人的语气里有担心,但莫名还有一丝的……
兴奋。
黄亮转过身,看向唐邯青,问:“你说……我们真的能完成姿态转移,避开这些太空垃圾吗?”
唐邯青正在擡头看天,他收回眼神,反问了一句:“怎麽,没信心?这可是你全程参与的项目。”
唐邯青的语气里没有半点担心的情绪。
“当然有信心。”
黄亮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地捏紧了拳头,
“就等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