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
1910年,广州,三月,春
距离港口不远的江边停靠着一艘巨大的货轮,三年前被烧毁的商铺,如今已经重建,而受损最严重的十三行,因为这场火,彻底陨落。
随后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以运输船业为主的新商行,并且搬至香港,又于今日在广州成立分行,正式开业。
——沈宅——
沈清辞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张寰坐在梳妆台,随后起身问道:“这样行吗?”
看着她妆容与衣着,沈清辞笑眯眯的回道:“好看。”
“我问真的。”张寰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么多人呢,总不能失仪吧,那天在香港就不好,你还敷衍我。”
“哪有敷衍,我说的也是真的。”沈清辞认真的回道,随后走上前向张寰索取着拥抱,“只要是你,怎样都好看。”
张寰回抱着她,仰起头,但没有说什么,只是往她怀里蹭了蹭。
“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吗?”随后她仍然紧张的站在镜子前整理衣着。
“做生意而已,只要我们具备足够的价值,无论你穿什么都是一样的。”沈清辞回道,“那些真正的老狐狸,看的都是实际价值。”
“你再好看,喝再多的酒,没有价值都是空谈。”
“话是这么说,但也不能不重视吧。”张寰又道。
沈清辞点了点头,“还有时间,不用着急。”
咚咚!——房门突然被敲响。
沈清辞走到门口,将门打开,“姑姑。”
沈虞站在门口,“方便进来吧?”她不再像之前那样随意进出沈清辞的房间。
沈清辞点了点头,沈虞走进了进来,“姑姑。”张寰再次起身,也随沈清辞改了口。
“为今天下午的开业做准备吗?”沈虞习以为然,随后到她的身前问道。
“嗯。”张寰点了点头,“清辞她说什么都要我陪着一起去。”
“看到你们越来越好,我也很放心。”沈虞说道。
“清辞。”她又唤了一声沈清辞。
沈清辞听懂了姑姑的意思,于是退离了房间,将门带上。
“广州这边的分行正式成立之后,你们就要回香港了吧。”沈虞拉着张寰坐下。
“清辞说,会常回来的。”张寰回道,“姑姑放心。”
“我知道。”沈虞点头,她拉着张寰的手,“清辞是我带大的孩子,之前也想过很多,关于她的以后,如今看到你们这么好,她能够遇到你,我也为她高兴,同时也很感激你。”
“姑姑。”张寰看着沈虞,在她的眼里看出了一丝不舍,“您将清辞教养的很好,我生长在高门之中,如果不是清辞,我的命运或许也与父兄一样,要背负着家门的责任,是她将我解救出来,我更应该感激您才是。”
沈虞擦了擦眼角的热泪,“我们都应该高兴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是。”张寰应道。
随后沈虞拿出了一个小小的锦盒,“寰。”
锦盒里的是一些精致的首饰,看着似乎年份有些陈旧,张寰看到后,连忙推辞,“姑姑,这太贵重了。”
“这是清辞的母亲,在医院临终前的嘱托。”沈虞说道,当初的火,沈清辞的母亲虽然被救出,但是由于伤势过重,最终还是身亡,“本来是留给清辞成年后的,我便寻思着,等她大婚再拿出来,那个时候也有了新的倚靠,以免睹物思人,伤心过重。”
张寰从沈虞的口中听出来了意思,于是再没有推辞,郑重的接过,并说道:“我会照顾好清辞的,替您和母亲。”
——江边——
晌午,日照正盛,江面上泛着波光,港口停泊着许多船只,江边沙石堆满的路上挤满了人。
人流都朝着江边一艘巨大的货轮上涌入,甲板上还拉起了喜庆的横幅。
汽车沿着江边的道路,缓缓行驶着,张寰趴在车窗上,看着风拂过的江面,轮船的鸣笛声在远处响起,淡蓝的天色与江水相接壤。
“怎么了?”眼前的景色突然静止,车子缓缓停了下来,张寰回头问道。
只见沈清辞推开了车门走下,张寰也与之一同下了车,又问道:“难道车又坏了?”
“你看车前。”沈清辞回道。
张寰便顺着她的目光,在车头前方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白色小狗。
“好可爱的小狗。”张寰走上前,随后看到了它腿上的血迹,并且正可怜巴巴的望着她们,“它受伤了。”
“我们把她带走吧?”张寰蹲在地上,抬起头问道。
沈清辞看了一眼手腕上的钟表,“你想养它吗?”问道。
“嗯嗯。”张寰眯着眼睛点点头。
沈清辞于是从车里拿出了一件外衣,走到张寰身侧蹲下来,“来。”用外衣包裹着小狗带回车内。
整个过程,小狗并没有叫唤,而是十分乖巧的躺在了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