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家里的三个孩子了,简直享受到了空前的优待。朝朝作为家中老大,对于村里人的这种态度转变,早已见怪不怪。
可阳阳和糖糖却不同,尤其是阳阳,以往因为调皮,没少被村里人嫌弃。
现在确实态度大转变,只要一出门就听到之前还数落他调皮捣蛋的大伯,满脸堆笑,语气亲昵得仿佛换了个人:“还是月回有本事啊,你瞧瞧,这几个孩子都被教育得多么出色,满村上下,再也找不出比他们姐弟更懂事的孩子了。”
说着,大伯察觉到阳阳看过来的目光,笑容愈灿烂,连忙又道:“看看咱们阳阳,长得多精神,不愧是大学生的儿子,这模样,满村都找不出一个比他更俊的孩子了。”
阳阳听着这些夸赞,小小的心灵受到了触动。
他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这些突如其来的夸奖,都是因为娘考上了大学,身份变得不一样了,大人们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称赞他。
那一刻,这个小小的人儿,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眼神中不禁闪烁起对知识的渴望。
村里人聚完后,家里的亲戚们一也都过来聚了一下,招呼家里的亲戚可比招呼村里人累的多。
回到家,他整个人累得仿佛被抽去了筋骨,直接瘫坐在椅子上,连动一下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有气无力地指挥着朝朝:“朝朝,帮爹倒点热水,泡泡脚。”
朝朝打好热水,端到谢宴面前,看着瘫坐在椅子上的亲爹,满脸的无语:“爹,今天你也没干什么重活呀,怎么就累成这样了?”
谢宴疲惫地摆摆手,无奈地说道:“你不懂,和人打交道,可比干活累多了。”
朝朝眨了眨眼睛,一脸疑惑:她确实不懂,在她看来,和别人聊天多有意思啊!
不但能听到各种各样新奇的八卦,还能了解到不同人的性格,多有趣的事情呀!
谢宴的这种烦恼她实在是体会不到。
老于家流水席办完后,村里参加高考的人最后一批录取通知书也都陆陆续续收到了。
顾斌和张灵慧的录取通知书也如期而至,他们二人也都是有些实力的,双双考上了京都大学,而且都被中文系录取。
顾斌拿着通知书,眼中满是喜悦与自豪,张灵慧则激动得热泪盈眶,两人紧紧相拥,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顾澈同样也考上了大学,他考的是他们那边一所非常不错的学府。
这顾澈也是个有本事的,早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就已经在学校附近为张诗雨盘下了一个铺子,并成功申请到了个人裁缝店。
按照他们的计划,这个裁缝店主打私人订制。
之前谢宴就看出张诗雨做衣服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于月回也说过,比起做现在大家普遍穿的那种衣服,张诗雨更喜欢做自己心仪的款式。
想必这就是她把这边的工作让侄女顶替的主要原因吧。
知青点的那几个知青也都非常有毅力,经过努力,全部都考上了大学。
虽然有些只是考上了大专,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迈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
每个人都沉浸在考上大学的喜悦之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