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韶决定担上“无能”之名求助皇帝时,远在京城的官家便先一步将李师中调离西北。
开拓河湟是平定西夏的关键一步,朝中很多大臣不看好他看好。
王韶资历太浅,即便有能力也不能直接提拔成一路主官,但是顶头上司和他政见不合也不是办法。
子安接下来要和王韶一起搞事儿,秦凤路的主官不支持王韶自然也不会支持那小子。
这可不行。
换不了王韶,那就换李师中吧。
忽然收到调令的李师中:……
喜从天降的王韶:!!!
子安是他的大福星!!!
苏景殊也有点懵,惊喜来的太突然,有种被石头绊倒後还没开始哭诉告状家长就已经把石头踢开的感觉。
就是对李·石头·师中不太礼貌。
新来的秦州知州兼秦凤、泾原两路经略安抚使是王珪,巧了,也是他那届的考官。
唔?
他考试那年主要的考官有冯京、梅尧臣、韩绛、王珪,除了年纪大身体虚弱的梅先生,其他几位都被官家派到了西北。
一个陕西转运使,一个陕西安抚使,一个秦州知州兼秦凤、泾原两路经略安抚使。
该、该不会真的是因为他吧?
小小苏大人受宠若惊,很快将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甩出去。
官家选人自有他的用意,让王大人来当秦凤路一把手是为了提拔王韶,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王珪王大人自幼好学文采非凡,前半辈子过的顺风顺水,被派到西北之前的官职是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侍郎。
除了早年刚入官场时外派地方以及出使过一次契丹外,他就没怎麽离开过京城。
王大人的性子往好听了说是随和,往不好听了说就是没主见,皇帝说什麽就是什麽,一点风险都不敢承担。
指望他指点江山有点难,但是交代他办的事他一定能办妥当,是皇帝最喜欢的那种纯臣。
官家明面上派了个心腹重臣来秦凤路,实际上已经将做主的权力交给了王韶。
若是招抚策略不成功,有陕西其他几路在秦凤路不会闹出大乱子,官家会派新的大臣来接手秦凤路,王韶的前途估计也到此为止。
若是招抚策略成功,王大人有了这次的履历足以升入政事堂,王韶也能顺理成章的成为秦凤路真正的一把手。
让王韶放开手试试,成与不成朝廷都有後路,总比一直被压着什麽都干不成强。
不愧是他们官家!妙啊!
只要上面没有阻力,来再多番邦部落秦凤路都能吃下。
苏景殊来秦州不是为了和王韶介绍後世我党如何争取到万千群衆的支持,这些稍後再说,先来看看他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