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所在时空,韩信已经彻底身死。
不过吕雉对刘邦时空,韩信最终结局却无法肯定。
同时汉初,韩信也疑惑,“未来,我会是什么下场?”
“还有刘邦,会怎么对我……”韩信情绪复杂。
【韩信,和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为刘邦开创汉朝,立下巨大功劳。
汉朝建立后,韩信从王降为淮阴侯,淮阴侯也是我们所熟知的韩信身份。
韩信有“兵仙”之称,且跟其他将领作战不同,韩信许多作战方式,都变成成语或者歇后语,如: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3
随着和韩信相关的成语意思展现,人们对韩信了解加深。
“韩信打仗是厉害,但是玩转不了朝堂。”
人们越了解韩信的军事天赋,就越为他的政。治天赋叹息。
“兵仙,我秦朝是否能争取过来?”嬴政想道,他很喜欢人才,尤其是自己触。手可得的人才,更是不想放过。
“除了韩信,萧何、张良、刘邦等人,也去查探。”嬴政想看看,那些人能不能为自己所用。
“所以韩信未来是怎么死的?”
刘邦早就知道韩信本事,比起这些,他更关心韩信未来死因。
【韩信死于吕后和萧何合谋杀害,死时正值壮年,韩信和吕后之间就不说了,他和萧何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还有就是刘邦得知韩信死后反应也很有意思,史记描述:“且喜且怜之”。】4
“我未来居然死于吕雉和……萧何之手!”不敢置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吗。”情绪复杂。
“还有刘邦,听说我死了,居然一边高兴一边难过。”韩信咬牙切齿。
短短几息,韩信情绪变幻,不过不管怎么变,情绪都不好就是。
“咦,没想到是皇后未来杀了韩信。”刘邦知道韩信死因,故作惊讶道。
“这不正是陛下想看到的吗,毕竟陛下已经年迈,而韩信还正值壮年。”吕雉道。
“是啊,韩信死因之一,就是年龄。”
“朕在生前看到他死,心里会很难受,但朕生前要是没有看到他死,会死不瞑目。”
这样他会一直惦记着,生怕韩信可能颠覆他的江山。
“可是按照未来情况,把韩信留下来更有利,毕竟匈奴对大汉虎视眈眈,汉朝要等汉武帝,还有一段时间。”刘邦冷静分析道。
“所以陛下如何确保自己驾崩后,韩信不脱离汉朝掌控?”吕雉问刘邦。
“这就是问题所在,去叫萧何、张良,咱们一块商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