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从没考虑到这个角度,一时只觉如梦初醒,醍醐灌顶。
“天幕!”诸朝帝王们和权贵们别提多震惊。
这相当于天幕给走投无路的百姓们指明方向,对他们十分的不友好。
“所以只要百姓们有口吃的,王朝就能延长国祚。”如嬴政和刘彻,虽然也震惊,但比起震惊,他们更想快速解决问题。
既然百姓们没有吃的会造成王朝更替,那只要反过来,不就可以延长国祚了。
尤其是嬴政,之前一直为秦朝二世而亡耿耿于怀,现在他已经对秦朝未来有新思路。
嬴政并不是普世意义上的“仁君”,他也并不爱民如子,但他爱自己建立的大秦,想让自己大秦变得更好。
而百姓们,则是大秦的一部分,和重要基石,这次嬴政会把他们看在眼里,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忽视掉。
唐朝,李世民微怔,“‘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朕先前说过这话,可现在却有了更深感悟。”4
他把百姓们的重要性又提了提。
明朝,朱元璋难得心平气和,“后世说的不错,但凡还有一口吃的,百姓们都不会爆发。”
他想起自己当初走投无路选择起义时的心情,又想起未来会被百姓们推翻的明末。
在这之前,他很难共情明末造反的百姓们,因为他们造的是朱家反,杀的是他朱元璋的血脉。
就算知道明朝帝王和皇室宗亲做的不对,情理上他却是偏向自家人的。
他本来就没标榜过自己是个公正无私的人,偏爱的也是光明正大。
可是天幕的话,却让他回想起元末起义之初的心情,那是已经登基后,就消失不见的起义首领朱重八。
他最初反抗元朝,也不是冲着压迫百姓去的,只是想活下去。
这种情绪,明末百姓们是同样的。
身为帝王,朱元璋很厌恶他们,可是身为起义首领朱重八,他却说不出指责他们的话来。
因为他也是过来人,指责明末百姓,就相当于否定元末起义的朱重八。
“天幕……”清朝,康雍乾几个已经不想说什么。
从“扬州十日”开始,他们所在时空就没少过起义,现在姜叶和江雪给那些百姓指明方向,他们已经忙到指责的力气都没有。
“往好处想想,这次乱的肯定不止咱们清朝。”康雍乾几个苦中作乐道。
他们是异族王朝起义多,难道其他中原王朝,就一个起义都不会有吗?
就史书记载的大饥。荒记录,他们最少都能找出十个动荡时期。5
而按照姜叶和江雪指明的道路,走投无路的百姓们开始朝粮仓进发。
人少的时候他们肯定没有这样的勇气,可现在他们不是人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