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爹,咱们还出兵吗?”年幼朱棣问朱元璋。
“废话,凭他们未来敢偷华夏文化,就说明有不臣之心!”
对于不臣之心,朱元璋可不会容忍。
“现在基本可以确认,后世所说的韩。国,和咱们所说的韩。国是同一个。”朱标查完资。料后道。
为了防止误伤,朱标去查资。料,查完以后,反而得到证实。
“陛下,在臣看来,后世之人实在小肚鸡肠,没一点宗主大国的风范。”宋仁宗时期,司马光率先发出不同声音。
“只是一个笑话,司马大人何必上纲上线。”王安石皱眉,看着司马光不赞同。
“那王大人有没有想到,后世之人这笑话被别国人看见,将有损我华夏威严?”司马光坚持道。
从一开始,他就不认同后世观念,可是一直忍着,直到他摸索出只要不是故意辱骂,哪怕意见不同,也能看见天幕,他这才放心站出来。
“难道这事不是对方不对在先吗?”苏轼忍不住道。
“对方无礼在先,咱们宽容在后,这样才越能衬咱们宗主国的气度,而不是像后世那样讲笑话讥讽对方。”司马光是打从心底觉得后世讲冷笑话的行为掉价。
可怕的是,宋朝除了赵匡胤和刘娥等少数执政者时期,宋朝其他朝代,像司马光这样态度的文臣们数量绝对不少。
至于武将们什么态度,在宋朝,武将可没有地位,也无法在朝堂发声。
“我呸,这跟人家打了左脸,还把右脸伸过去有什么两样?”
“就是,越是这样,越会被人觉得是软柿子。”武将们聚在一起发牢骚,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好了两位爱卿,咱们继续看天幕吧。”宋仁宗纵使心里赞同司马光,可也不想明面反驳王安石,马上熟练和稀泥。
天幕上,姜叶和江雪对西瓜的介绍收尾,开始说石榴。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123456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石榴古名安石榴,不同于其他植物,石榴是树,且培育方式也和种。子们不同。
其他植物可以通过源头种。子改良,石榴树,确切来说树,大部分都能通过嫁接改良。】
“的确,树可不像种。子那么好弄,最重要的是树生长时间比粮食蔬菜多多了。”
“确实,只怕这嫁接又是未来本事,咱们学不来。”
诸朝古人们已经做好外行看热闹的打算。
【实际上我国古代就有嫁接技术,《周礼》记载一种“连理木”,后世也有称“木连理”的,这都是嫁接手段。
所谓嫁接,就是通过手段把一株植物的枝条或者芽连接到另一株植物身上,要是成功存活,枝条未来长大,结出来的果实就会具备两种植物的特点。】1
【当然,这种特点有可能是它们双方的优点,也有可能是它们双方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