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县丞家的下人仔细打量着孙伯民以及虎鸣,两人怎么看怎么不像孙大人。
高度怀疑孙大人是抱养回来,养子当亲儿子来养。
心里好想问孙伯民是从哪里抱养的?怎么抱得如此成功。
虽然孙大人模样长得不怎样,但耐不住读书厉害啊。
就这么轻轻松松地带领孙伯民实现阶级跨越,成为新晋的老太爷。
吴主薄家的下人也是这么想的,眼睛对着孙伯民,话却跟虎鸣说:“大少爷,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找我家老爷。我家老爷是吴主薄。孙大人出门巡视去了,可能一时半会回不来。”
虎鸣拱了拱手,道了一声谢:“多谢吴主薄。”
小小的虎鸣好紧张,害怕说多错多,只好捡一些万能的话来回答,这样保准不会错,更不会丢义父的脸。
梁巡检家的下人点头哈腰笑着道:“大少爷,一路上奔波劳累,可吃了午饭了?我们家老爷已经准备好了,等会让人送进来。如果点的口味不合适,请多多谅解。”
想不到梁巡检一下子高出大气层,不仅派人过来关心关系,还特意准备了吃喝。
可见巴结之心的强烈,比王县丞和吴主薄想的周到。
别人都点了午餐,吃不吃是一回事,怎么也要感谢一番。
小小的虎鸣抬头挺胸,身板直挺挺地拱了拱手:“多谢梁巡检。我们这一路过来,因为赶路,倒是没顾得上吃午饭。梁巡检有心了,有劳了。”
王县丞和吴主薄的下人相视一眼,再对上得意洋洋的梁巡检家的下人,不由地懊恼。
他们怎么没想到呢?不行,得要准备一些甜点水果干果过来才行。
王县丞家的下人笑着说:“大少爷,我们家老爷是沅陆本地人,最清楚沅陆县了,如果有什么地方想去的,少爷可以尽管问。”
顿了顿,补充道:“沅陆有不少美景美食,少爷肯定会喜欢的。”
虎鸣也不知道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但是义父在这里,他就喜欢这里。
小小儿郎急切地问出自己的问题:“小哥,我想问一问,沅陆有几间学堂,哪间最好?要是我去哪里念书,收不收外地人?”
虎鸣虽然想跟义父义母在一起,但一直记挂着学业。特别这次出门,走了那么长的时间了,课业已经落下不少。得要赶紧找个学堂进学,把功课补回来。
虎鸣也想义父亲自教导,义父公务繁忙,肯定抽不出空来,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学堂,继续读书。
王县丞家的下人小哥一愣,他哪里知道有多少间学堂,他又没办法读书走科举之路。
哪间学堂最好,师资力量最雄厚,下人小哥还是知道的。
笑呵呵地说:“大少爷,沅陆县最好的学堂就是县学了,如果少爷想去读书,可以到县学读。咱们沅陆的县学可大可美了,出了不少秀才公。
当然秀才公哪里比得上孙大人,少爷的学业,孙大人一定会安排得妥妥当当,少爷莫要担心,也冒要着急,等孙大人回来,一定会安排好的。”
尼玛的!莫非这就是进士家的牙子?莫非这就是书香世家的传承?
孙大人家的牙子前脚一踏入沅陆县,后脚就想学堂的事了。
王县丞家的下人小哥不禁地想起混吃混喝醉生梦死的钧少爷,对比一下孙大人家的少爷。
啧啧怪不得孙大人能年纪轻轻就高中了,看看,这就是差距!
恐怕王家努力一百年都赶不上孙大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