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黎筝扶苏 > 210220(第7页)

210220(第7页)

之间宴席之内,身姿绰约的少女手持一柄利剑,将一个持着桌案当盾牌的大汉逼得节节退败。

公子湛河原本跟着“郑爱”一道退到后门的身子都经不住一顿,呆呆地看着宴会池中将剑舞得密不透风,前进后退的模样漂亮的好像是在跳舞的少女,口中不自觉地喃喃道:“强,她竟然会有这么强的实力!”

亏他还差点以为他们的计划就要败在这个壮汉的手里了,谁知道黎筝手中有了兵器之后,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如果不是这个时代的“王者”指的都是各国王室的话,公子湛河简直想要夸她一句“王者归来”。

“郑爱”也忍不住地赞同道:“是啊,她真的超强吧,比预计里所想的还要超出很多很多。”

说这句话的同时,“郑爱”心头又冒出一个猜测来。

他目光紧紧盯着宴会场间的少女,看着那一招一式让人感到深深熟悉的使出来,“见过”两个字在他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这种特殊的剑招他见过,与其说是用在长兵器身上的招式,不如说是用在更短上一寸的兵器身上的招式,这样奇怪又罕见的技巧与手法,除了一个大名满天下的少年正在使用之外,并不见其他人使过。

想到那个可能性,“郑爱”心头急急地跳跃了两下。

可是,这有可能吗?

那个几次展现出极为厉害的运筹帷幄能力的少年将军大人,在这一次的刺杀计划中,不是任命选拔了一个被她相当看好的年轻人,而是自己亲身来到这里了?

这真的有可能吗?

要知道,这样做,可是要丢下整个战场的军队啊!

难道他们又一次选择了一场豪赌?

看着宴会场中少年高高跃起,险些将敌人一招毙命时使出的极其让人眼熟的招式,“郑爱”又不得不相信了自己心中离奇的猜测。

她,或者说他,他真的是少年将军赵黎大人没错了!

只有他才会使这样的剑法,这样的剑技。

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被所使用的剑技出卖,身上套着的马甲已经消失于无形的黎筝在即将迎来胜利的同时,忽然背后一凉。

不像是那把比较接近匕首的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战国时期的大部分剑还没有脱离一开始就为了在战场上使用的,长兵器范畴里的铸造。

虽然一寸长一寸强,但黎筝使用这些比顺手武器更长上一些的长剑时,还是有些不习惯,更别提,她所用的技巧,剑招本就是用短剑时使得,如此一来,使剑时与旁人间的不同就相当明显的暴露了出来。

再者,黎筝使剑的身姿本就十分动人惹眼,惊艳异常,使人见过一次便永生难以忘怀,“郑爱”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将她认出,实在是一件相当正常的事情。

在黎筝手下这位壮汉虽然还没有毙命,但已然成了一个血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死亡也是近在咫尺的事情。

黎筝却不欲等待那么多时,手中抓着一击毙命的机会就要用出,她趁着壮汉手中的桌案还在格挡上一击,还来不及收回再度出击的隔档里,迅速地抓住壮汉的空门,对着他的心脏就一剑刺了下去。

“噗呲”,鲜血从壮汉胸口的地方疯狂的喷涌出来,死亡的脚步骤然来临。

黎筝都已经与对方打到这种地步了,反而有些惜才和犹豫起来,此人到底是她难能遇见的强敌,如果给予时间成长,再放到战场上去历练一番,说不定有可能成为霸王项羽那般的人物。

心下这么一软,黎筝的手便停了下来,不再朝着心脏里面刺进去,而是想要留下对方一命地道:“壮士好身手,何苦要命丧于此,不如改投明主,另建功业。”

壮汉闻言淡淡地笑了笑,笑中显然有几分对于黎筝的惺惺相惜,他张口吐出一口血,又回头极其无奈地望向距离他极为遥远的赵王迁,缓慢摇头道:“大王便是吾之明主,绝不会再有第二人,唉今日吾应对阁下已是拼尽全力,不留遗憾了,吾知晓自己不是你的对手,就算这一次你放过我,下一次对阵也还是会这样,所以,不要再等了,直接杀死我吧,否则便是对我的侮辱!”

黎筝没想到他是如此的血性,心下叹息后,便不再留手,干脆利落的送对方上路。

死前,壮汉嘴边还带着浅浅的惋惜:“大王啊,吾终究是救不了您了,唉,”

他又看向黎筝:“朝闻道,夕可死矣,在死前遇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也算是没有辱没我一生了······”

壮士最后的那口气息缓缓消散了,黎筝看着他,眼睛里有淡淡地悲伤,这就是战争,宝贵无比的性命和各种惊才艳艳的人物都会被填补到这个战争机器造成的大窟窿里。

所以,她必须尽快推平剩下的几个国家,赶紧统一才行,只有让战国变成秦国,像眼前这样的悲伤才会不再上演。

快了,黎筝心中喃喃道,快了,就快了,赵国马上就要被解决了,剩下的魏国,楚国,齐国,很快也会踏上别的国家相同的道路。

转身,黎筝撇了下剑上的血珠,走到公子湛河和“郑爱”身边,睨了眼还在昏迷中的赵王迁,低语道:“解决了,我们快走吧。”

在公子湛河的帮助下,黎筝一行人快速的出了城,不仅不需要再跟来时那样辛辛苦苦地埋伏在草丛里,随时找时机进入城中,甚至连随车检查都没有。

守门的将领一看是公子湛河家的马车,就立马放行通过了,生怕是要去魏国请求支援却被他阻拦耽搁下来的,为了赵国的安危和未来,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放人放得这样迅速。

第217章

李牧本以为这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只要他本人在这里多一秒,这里的战火就会一直蔓延下去,永不熄灭,没有停止的那一天。

如果真的说要等,等到某一个什么时候,战火可以不用这么焦灼,让人心急了,那还得等到后方京都南移,赵王迁将京都迁到更为安全的地方,李牧等人也就可以大大的松上一口气了。

可他并没有等来什么好消息,反而是在他主持的战线失守之前,后方就率先传来赵王迁失踪的消息。

这一下,人心涣散,即便有李牧在战场上坐镇,手底下的士兵们还是一个两个的全都无心打仗了。

李牧很快就察觉到了战士们状态的下降,可是察觉到又如何呢,作为一军将领,他能做到的事情也是有限的,除了激励安慰这些战士们之外,再无别的办法。

“所有人安静!大王失踪只是秦国为了蒙蔽我们视线所放出的虚假消息,为的就是破坏大家的心境,让大家感到焦躁不安!所以千万不能相信这等假消息,自乱脚步!”

李牧说了这番话后,大伙儿的士气还是有所好转,但很快皇宫方面的使节就抵达了军营,他面色凝重地对着李牧道:“李牧大人,大王失踪了,这则消息并不是传言,当然,请您先保密为上,不要告诉别的任何人。”

李牧整个人身体摇晃,头脑发晕,嘴唇有着细微的颤抖,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勉强镇定下来,可说话声还是止不住地发虚地道:“请问使节大人来此是为了?”

使节握了握他的手,希望能给予他微薄的力量:“太后希望您能跟我走,回到邯郸城镇守后方,这里会派新的将领过来·····李牧将军,皇宫需要您,您收拾一下,跟我走吧。”

李牧只觉得自己就快要倒下了,大战一触即发,秦赵两方随时都有可能战到一起,可赵国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手中握着能够一战的军队,颠过来,倒过去的数也只有李牧手里的这一支军队了,后方大王失踪,邯郸城风雨飘摇,太后还决定临阵换将·······

这般情况之下,他们赵国还有打赢秦国的可能吗?

“使节大人,我,李牧不能在这个时间点回去,否则的话——”

“抱歉,李牧将军,这是太后的旨意,您不能抗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