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的四月,孔庭尧一家来京城访友。
孔庭尧这个人是个懒散的,同样是跟着皇帝建功立业。他是他们几个人之中,现在混得最差的那一个。
是的,当初陪着四王爷造反的时候,他要比陈友席来的更加早。
但是现在,陈友席已经混成了个知府,他这边却是不升反降了。
本来皇帝念着旧情,给了他一个不错的官职。可惜他自己完全不上进,之前还惹出了不少麻烦。要不是顾广峎亲自为他求情,估计他现在连个小知县都当不了。
这一次他带着家人来访友,确实是过来找顾广峎与谢瑱叙旧的。
他这个人没有什么大志向,一辈子也没有想过要靠自己荣华富贵,就想着仰仗两位好友能过点舒坦日子。
顾广峎对他的态度,怎么说呢?
看起来依旧十分亲近,实际上关系却疏远了很多。
这一点,一开始孔庭尧还没有感觉到,等到这一次来到京城见到对方,他才后知后觉的察觉到了不妥。
不过他依旧不大在意,只要顾广峎还念及着旧情,就不可能真的对他不管不问。
然而他不在意,他的妻子却十分在意。
人,最怕的就是对比。
当年她嫁给孔庭尧的时候,孔庭尧与顾广峎,陶晴河,谢瑱,陈友席,他们之间的差距并不算很大。
五个人一起参加科举,里头天赋最差的是谢瑱,天赋最好的是陈友席。
孔庭尧虽然比上不足,比下却是有余的。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五个里资质最差的那一个人,却成了他们之中最位高权重的一个。
孔庭尧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却一点一点的与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
她没有读过什么书,又是个被关在后院的女人。
从小到大家里人就教育她,女人的责任就是生孩子。
所以不管生孩子多辛苦,她想着别人都能够撑过来,她肯定也不能比别人差了。
于是她一连生了四个孩子,她为了孔庭尧,为了孔家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还有一个哥儿。
既然大家都说,女人的责任就是生孩子,建功立业那是男人的事情,那她就把这个责任做到极致。
但是她要强,她做到了她的责任。她的夫君,似乎没有做到他的责任。
他的资质并不差,身体也不弱,明明大家都是一样的。
却因为他吃不得苦,受不得罪,没有上进心。
他们五个人走一条路,他却沦为了五个之中最差的那一个。
不仅如此,他读书比不上别人,就连洁身自好也比不过别人。
他们一共五个人,除了陈友席后院里有两个,剩下的三个哪个不是一夫一妻?
只有他,她为了他生育了四个孩子,换来的却是他一个一个美人的往院子里抬。
孔庭尧他们五个人,谢瑱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夫郎。
所有人,就是不认识谢瑱的人,都知道谢丞相有多疼夫郎。
陶晴河是个妻奴,他对他妻子简直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以他们夫妻的感情,陶晴河也没有胆子敢再找一个。
然后就是顾广峎了,顾广峎年少时心里有过别人,不过就算他的心里有过别人。但是在对方嫁了人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其他念想。
他是个有责任心的,他对宋清沂也许没有太深的男女之情。
但是从他娶了她之后,他便把她当成了至亲至近之人,会用他的方式努力的保护她尊敬她。
两人算不得情意绵绵,但是以顾广峎的品性,以后也绝对不会再有其他人。
至于陈友席,陈友席原本只有那个碰瓷的哥儿一个人。
对方虽然一直都是妾室,但是他确实是陈友席唯一的枕边人。
也正是因为这份特殊,就让那哥儿有了错觉,他以为……他们也会一直这样下去。
只可惜的是,陈友席是个自尊心强,且骨子里很骄傲的人。
在他的骨子里,一直觉得哥儿那样的商户之子,是配不上他这样的身份的。
哪怕他的心里,有的时候确实挺喜欢对方的。但是后来,他还是迫于压力,选择了另娶一个。
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孔庭尧的妻子会因为孔庭尧不上进生气。同样的,陈友席家的那个哥儿也会因为,陈友席待他薄情而心生埋怨。
顾广峎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次孔庭尧带着家眷来一趟京城之后,回去没有多久他家妻子就闹着与他和离了。
对方没有跟他争唯一的儿子,而是把两个女儿从孔家带走了。
大概是觉得孔庭尧后院的人多,女儿留在孔家以后会受委屈。
刚好她娘家也不穷,她的哥哥嫂嫂对她还不错。
她自己也有很多嫁妆,她们回去也能够把日子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