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只剩我一个人。
我打开冰箱门,拿了一块司康,就站在冰箱前面吃,这是我除了那一碗馄饨汤之外的晚饭。冷藏过的司康有些硬,口感变得更加疏松,嚼起来碎屑会张扬地充斥整个口腔,我不得不把嘴唇抿紧,小心咀嚼,并且手上忙碌着打字,回复庾璎。
她说今晚不回家,让我记得把门反锁好。
我咬着司康,去拨弄庾璎家的门锁。
这会儿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
庾璎家的门锁是老式门锁,有锁扣,需要用力拧紧,我一时搞不明扭动的方向,越是用力,却越是卡得紧,就当我把一整块司康都塞进嘴里,试图双手去拧动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声音。是庾晖,他去而复返,隔着一扇门,他知道我在拨弄门锁:“是我。你拧反了,往左。”
我讶异,换了个方向,果然咔嗒一声,落了锁。
我再次换方向,把锁打开,推开门,看见庾晖站在外面,楼道里昏黄的声控灯照不清他的表情。
“钥匙没拿。”他说。
我回头,在餐桌上发现了一串钥匙,我拿过来,递给他。
庾晖却没急着动,他站在门口拆钥匙,拆掉其中的一把,然后交给我:“家门钥匙,庾璎那就一把,我这个给你。”
我说不用。
“你拿着吧,我不在家,用不上。”
我把钥匙握在手里,没有立即拒绝,庾晖就已经趁着这安静的片刻转身走了,声控灯随着他下楼的脚步声由亮到灭。
我也有些迷茫,仍站在原地。短短几天时间,我收到了两把家门钥匙,一把来自梁栋妈,一把来自庾晖。
钥匙是很私密的东西,我始终这样认为,所以这会让我谨慎甚至惶恐,即便我拥有了庾璎家的钥匙,我也仍旧会敲门,只要庾璎在家。
这是礼貌,不是客套。我坚信。
可也就是此刻,我想起刚刚在餐桌上庾晖呛佳佳的那句“以后瞎客套的事儿少干”,忽然意识到,或许有人是意有所指。
不,不是或许。
是一定。
一种被看穿的觳觫蔓延我的全身,与此同时,我也很诧异,诧异庾晖竟然和庾璎一样,他们竟都是那样细心的人。这种猜测在半分钟之后就得以印证,因为我再次听到了脚步声,这次是上楼,庾晖他再一次去而复返,而我轻轻拨开了门锁,把门打开一条小缝,果然,庾晖的身影出现在这层声控灯亮起的第一秒。
他在距我几步远之外停下来了,灯从他头顶直直打下来,以不保留的倾泻姿态。
庾晖站在灯下开口问我,非常直接,嗓音清明:“你打算吃什么?”
这句话被省略掉很多信息,补全了应该是:佳佳带来的馄饨被我吃了,况且你本来也拿那东西没办法,我替你解决了一个麻烦,那你呢?你今晚打算吃什么?
我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挑食?”
就因为你曾经往店里给我和庾璎李安燕送过几日的饭,你就观察到了这些?你为什么要闲着没事观察我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
坦白讲,我有些气恼,还有些失败感。
我把不熟悉的人轻而易举看穿我当做一种失败。
庾晖没有否认:“我没吃饱,下楼吃饭,去不去?”
饶是我不擅长拒绝,可此时此刻也只能说,我不去了,谢谢。
我吃了司康,现在不饿,另外,我不是不知道饭店大门朝哪里开,再另,我不能也不该和一个并不太熟的异性单独去吃晚饭。这里是什蒲,梁栋家在这里,人多眼杂,即便我已经能够预见到我和梁栋的结局,但我不能在一切尚未彻底摊开的情况下,把自己扔进瓜田李下的可能性里。
庾晖沉默地看了我一会儿,棕色瞳仁在方寸灯光中变得更浅,更淡。
我想起了一句不知来由何处的老旧俗语,据说棕色眼球的人都很聪明,他们脑子转得更快,识人眼光毒辣,思维敏捷且擅长说服别人,我先想到庾璎,再想到庾晖,觉得或许这话有一定的可信度,可是梁栋,梁栋他有一双漆黑的眼睛,和他的交往却也仍让我吃力万分,于是我又在心里否定了这一说法。
庾晖或许擅长说服,但他没有试图说服我,他只是盯着我看,很久,大概是终于看够了,才叮嘱我,让我把门反锁,然后转身,走了。
我看着他的背影,一时惶然。
论身形,他要比梁栋更加高大些,也许和气质有关,他不像梁栋那样常常对人和煦地笑,所以距离感更加深重。
对的。
这才对。
我和庾晖本就不熟,所以有距离感才是应当的。
但我好像也能从记忆中挑拣出一些零碎的印象,庾晖笑过吗?当然,有过,那时我开着他的车,他人坐在副驾驶,和我聊起他和庾璎的小时候。也是夜晚,也是两个人。
那晚,我在岔路口望见了一块老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俗气的广告词??世界之外,奇异大千。
一条开往什蒲的笔直的路。
安静,肃杀,周遭除了风声和汽车轮毂碾过砂石的细碎声响,如同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