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庶女上青云 > 第145章(第2页)

第145章(第2页)

顾一昭脑子一转就明白过来,背后躲不开家族的授意,否则他们这种庶出子女绝不会贸然与家族抗衡。

那么侯府为什么要派庶子去扮和尚?

古人讲究身体肤受之父母,到底是什么要紧的事要侯府的少爷去剃光头?

这种老牌勋爵人家,历经数朝而不倒,有什么能用得上他们如此慎重出手的?

除非……

台上的司正开始起鼓,鼓生用力击鼓,鎚子狠狠敲击在紧绷的牛皮建鼓上,出“咚咚咚——”的鼓点声。

声音紧张而急促。

顾一昭心里浮现出一种可能——

三皇子。

当初三皇子登基时名不正言不顺,许多老牌勋爵人家都反对,吃了挂落,邕宁侯府虽然没有站出来支持,但也没有站出来反对。

可后来三皇子当政期间,许多人家都被斥责、贬谪,邕宁侯府却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现在回想起来,处处是疑点:以三皇子狭隘心胸,怎么会轻易放过邕宁侯府?除非……

除非他们蛇鼠一窝。

若对方当真是为三皇子做事,那定然是见不得光的事,说不定要灭口所有的知情人,而他适才领奖时候看清楚了自己的脸!

想明白这一遭,顾一昭不由得大惊,只觉得自己后背浮出细细密密的汗珠。

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开始了二番射的比试。

有人开始演奏音乐《狸》,适才比试的胜出者要根据音乐节拍射箭,要确保射到箭靶时也能和着音乐。

这不仅要求命中率,还要求对乐律的把控,更要求对射箭距离的精准控制。

萧辰自然是箭箭命中,惹得大家都小小低呼。

顾一昭心不在焉,全部心思都想着如何解决这件麻烦事:是与父亲坦白,请父亲帮自己?还是先与郑申临聊聊,表明自己会装聋作哑?抑或先去找官府报官,来一个先下手为强,立下汗马功劳?

郑申临虽然不及萧辰,但也射艺了得,挟一搢三,箭箭连,惹得看台上也跟着低呼。

其余人等也跟着分出了胜负,打头几人依次翻身上马,纵马往看台前过t来。

他们虽然还是衣着繁重,但因着适才出了汗,额间晕湿,汗流浃背,整个人透着健康野性的色泽,纵马过看台,只觉蓬勃的荷尔蒙扑面而来,惹得看台上的观众都不由得面红耳赤。

各家公子拿走了自己看中的彩头,有位孟浪些的,直接将自家祖母的玉镯拿过来,冒冒失失递给了旁边的侍者,对着看台上努努嘴:“给那位姑苏来的肖家娘子罢。”,惹得看台上惊起涟漪,夫人们捂嘴惊呼,小娘子们偷笑,老夫人们倒是笑得宽容。既然开了头,剩下的人就也拿了礼物,都分别指派侍者送给自己看中的小娘子。

顾一昭只顾着紧张,却不提防侍者也给自己一枝玉簪:“?”

侍者笑道:“是郑公子送来的。”

她声音不大,但因着大家都在关注此事,不由得都看了过来,顾一昭没有接簪,只茫然抬头,就见那郑申临正骑在马上,直勾勾看着自己。

他的眼睛里,没有男女之间的心动,只有无限的探究。

顾一昭心里一凉,知道对方也现了。

她拿起扇子,装作含羞挡住脸庞,心里飞想着解决方案。却没留意到萧辰本来看向这里,已经指着这边方向的手落了下来,跟侍者说:“先给我吧。”,将那枚玉簪揣到了怀里。

他倒不畏惧与人争斗,只是当众这样难免留下话柄,叫她一个小小庶女如何自处?

围观看热闹的观众们都觉得失望,原本今日是想看萧世子要垂青谁家,却不想没有了下文,不由得失望。

阚夫人倒老神在在,似乎并不惊讶。

既然分出了胜负,大家便也说说笑笑,一起去赴晚上的晚宴。

顾一昭只觉得这顿饭吃得如坐针毡:若是郑申临想要灭口,只怕这两日就是最好的机会。说不定现在正吃的这碗饭里面都下了药,毕竟这是郑家地盘,自己一举一动都在郑家控制下。

她想吃完饭后就找崔氏坦白,借口肚子疼一起回家,难道郑家还敢当众杀害朝廷命官家女眷不成?

可没想到崔氏倒是跟阚氏聊得投机,下午就亲亲热热去阚氏所住的居所里去燃香清谈,说是回忆起了少女时期秉烛夜游时作诗作画的雅兴。

顾一昭只觉头大,但转念一想如今这时代路上没有摄像头,若自己与崔氏出了郑家门在路上被杀害才是无处伸冤,倒不如明日跟大家一起结伴回家,众目睽睽反而安全,如今崔氏住在阚氏跟前也能有个庇护。

她磨磨蹭蹭不愿意回到客人居所,只跟着女眷们一起作乐,横竖这宴席都各种节目,只要自己时时在人多的地方,就算郑申临想要灭口也无法。至于散席……

酒至三巡没见异常,倒是黄其的妹妹到了顾一昭身边,示意她附耳过来,小声告诉她:“我哥哥说,叫娘子小心郑申临,他适才酒醉时,松口说出打算向娘子提亲。”

这座酒宴是分了水阁,男女分坐两边,遥遥相对能隐约看见对方,但隔着纱帐和湖水,走到岸上也能相互聊天,黄家兄妹传递消息并不难。

顾一昭惊讶,随后了然。

青天白日郑申临想要杀死朝廷命官家女儿只怕是难,可是要娶过去再慢慢杀死,那可是有一万种办法。

先提亲,不管顾家答应不答应,都能暂且稳住顾家,免得顾家有什么异动。

也多亏了黄其,居然想法子将这消息传递了进来。

顾一昭冲黄其妹妹微微点头,感激一笑,叫她离自己远些。

为今之计……

为今之计……

她看着身后山茶捏着的手帕,眼看着对面楼上的男子们宴饮,酒席要散了,不由得苦笑:如今也只有这一个法子了。

此时夜已深,月亮西沉,酒席已散,虽然还有人不胜酒力先作告退,但还有不少人在孜孜不倦饮酒作乐,不知道谁弹奏起古筝,叮叮咚咚,又有人隔湖抚琴相合,格外雅致。但是此时酒宴已散去,大家也都依依不舍四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