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一昭和六娘子、七娘子几个老老实实吃饭,一边好奇打量这位姑母:姑母身着贵重的蜀锦缝的衣衫,料子是好料子,只不过样式还是五六年前流行的样式,一看就是婚前的陪嫁。
手指关节有点粗大,皮肤也有点粗糙,脸上虽然擦着厚重的脂粉,但一眼就看出来她满脸郁色,眼中更是毫无神采,满身都是被生活磋磨过的风霜。
她吃起饭来也语言多多,不是嫌弃葱爆柏籽羊肉太膻,就是嫌烧肝太粗鲁,早就是皱着眉头斥责丫鬟将高平烧豆腐里的白菘丝挑走“知道我不吃这个你还不挑,是想噎死我吗?”
那丫鬟满脸委屈,顾老夫人的心腹高妈妈笑着打圆场:“这丫鬟想来是许久不见咱们家姑奶奶,倒忘记了姑奶奶的忌口。”,丫鬟越委屈:“奴婢记得,只是原先小姐的忌口里没有白菘丝。”,谁知道她这几年又添了新忌口?
顾依音闻言眉头一蹙就作,筷子一摔脾气:“好你个刁钻丫鬟,我说一句你倒有十句等着。整日里描眉化唇,手上蔻丹那么重,手上还带个拇指那么大的石榴石戒指,显摆什么呢?!”。
大家都齐齐看过去,见丫鬟戴着的戒指是石榴石戒指,不由得惊讶于顾依音的失态。
石榴石不算名贵宝石,算是中等人家戴的中等半宝石,顾家这样家底殷实的人家更是时不时赏给丫鬟们,这会饭厅前站着的大丫鬟们手上有不少戒指,和那石榴石一样的多了去了:什么绛纹石、红玛瑙、虎眼石,不明白顾依音为何要生气?
因此都免不了去看顾依音,才留意到顾依音身上素净,耳朵、手上、手腕都没有任何饰。
顾老夫人也看出来了,先温言开口叫小丫鬟:“你先下去吧。”,同时给心腹丫鬟示意了一下叫她去安抚,那戒指还是她往日赏给小丫鬟的,如今她年岁大了就喜欢身边的小丫鬟们打扮得光鲜靓丽。只不过当着外人的面不好拂了女儿的面子。
其他人自然不会在这件事上跟老夫人作对,含糊笑了几句就将话题转移开,就当什么没生过。
待到人都散去了,顾老夫人将女儿带到内室,迫不及待问她:“依音,你适才却是为何?”
顾依音理直气壮:“娘平日里待那些下人太骄纵了些,她一个奴婢戴什么戒指?我家给过她工钱了,怎么还要赏她一份?白白便宜了她。”
顾老夫人严肃盯着她:“你如今可是手头紧了?”
顾依音闻言支支吾吾说不出口,顾左右而言他:“嫂子叫来的席面不错,回头娘让天意坊烤鸭、仙露居都去我家给公婆做一顿席面可好?他们长辈没吃到我自己先吃了,是为不孝。”
顾老夫人叹口气,从妆盒里拿出几张银票递过去:“京城居大不易,你先拿去。”
顾依音眼前一亮,接过去直接开始数钱,数来数去:“一张,两张,……五张?五百两?娘,您怎么就给我五百两?”
她凑进老夫人身边,扯着她衣角撒娇:“娘!您的嫁妆难道要给家里三个外人哥哥?”
顾老夫人爱怜摸摸女儿的额角,却狠心将自己的衣角抽了出来:“胡闹!你大哥t故去后你三位哥哥对我们母女多有帮衬,他们固然是外人但我对他们亦有安排,哪里是外人?”
她严肃看着女儿:“你二哥的官职保我们阖家不受盘剥,你二嫂对我晨昏定省与你大嫂相比毫不逊色,你四哥四嫂更是平日里打理家中杂务,每年送给你的节礼都是他们上下张罗,还有你三哥三嫂,虽然糊涂些但也不是完全无情无义,单是你回娘家时吃的鲜果,都是三哥早早带人去西山寻了回来。”
“我知道了。”顾依音不情不愿回答,“我知道您想靠着他们养老,知道我嫁出去不能指望了,全指望几个哥哥给您养老照料您,所以才偏向他们!”
她转念一想,又嬉皮笑脸起来,凑近老夫人撒娇:“可还有大哥那份呢!大嫂是外人,寿姐儿又是个被婆家退货的赔钱货,娘,我比起您可是更亲,您的奁产一定要留给我!”
“啪!——”话音刚落,顾老夫人已经狠狠在她脸上甩了一巴掌,“你真是疯了!”
“娘?许久未见,您打我???”顾依音一脸不可置信,捂着红的脸抬起头,眼泪都顾不上滴下来,先满脸震惊。
“你大哥生前待你如珠如宝,他走了才几年,你就算计他的妻女?”顾老夫人这下气得不轻,手背上的青筋凸起,胸膛更是气得一起一伏。
“您弄错了,我没有算计大哥……大哥生前跟妻女多好毕竟是过去,夫妻哪里比得上血亲关系近?”顾依音委屈,“我和大哥可都是您身上掉下的肉,不比嫂子和寿姐儿更近?”
“夫妻哪有血亲近?”老夫人气笑了,“那我问你,你怎么不把我这个血亲放在眼里,反而跟你丈夫更亲近?”
这……
顾依音一下被问住了。
她本能心虚,低下头不说话了。
“我给你那么多嫁妆,有铺子、有田地,就算你的饰、现银一下都花光了,那些铺子田产每月还会源源不断产出银钱,你绝不会囊中羞涩到连个饰都戴不起。”顾老夫人眯着眼审视女儿,“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她嘴角上翘,浮现出讥讽的笑:“只有可能是你夫婿故意让你装穷,让我心疼女儿,再加上你撒娇,我心神激荡之下拿钱给你。是也不是?”
顾依音身形晃了一下,差点没坐稳,她心虚得手在抖,赶紧将手藏在了袖子里,才勉强抬头开口:“娘……”,却骗不下去了。
“音姐儿,你生来有胎记,再加上我只有你一个女儿,我就对你宽容许多,并没有太多教诲,原想着你嫁过去能知晓世家艰难成长些,谁知你居然与女婿在一起成了一丘之貉,如今轩轾不分连你嫂嫂和侄女的主意都打?”老夫人眼里满是失望。
第1oo章
顾依音脑子转得飞快,想起来之前丈夫叮嘱她一定要顺着老太太,就抹起了眼泪:“娘,您教导的是。”
毕竟是亲女儿,老夫人面色缓和,反倒是心疼起了她。
顾依音觑见娘的脸色缓和,立刻拉着老太太开始哭诉:“娘,也不是女儿忤逆,实在是京城居住,样样都要花钱……喝水要花钱买,柴火要花钱买,就连倒夜香都要雇人来倒,家里就算再有钱也禁不住这花费,再说你女婿要坐稳官职,就少不得要打点上司宴请同僚,女儿也难……”,说着就按照与丈夫的商量将京城衣食住行的花钱之处夸大了十二分说出来,又哭又叹息,务必要勾起母亲对自己的怜惜。
顾老夫人再怎么清醒也顾念着唯一的女儿,见她哭得鼻涕眼泪糊了满脸,就忍不住想起她幼时也是这么哭泣的,大儿子从书院回来必然会哄她吃芝麻糖,想到儿子已经驾鹤西去,昔日其乐融融的三人如今只剩下母女相依为命,就也缓和了许多,长叹一口气:“也罢,一文钱让人折腰,你们也有不得已之处。”这一出手就拿出了一千两银票。
待女儿走后她才回过神来:顾依音的嫁妆有不少,光是那正阳门外那处小铺子赁金就能达到五十两租金,其余地段的铺子虽然只有1o两一年,但架不住她奁产里的铺子数量多啊!
粗略一算商铺赁金、田产出产,这哪里就到了跟娘亲急赤白脸讨钱的地步?
再回想这几年,女儿三五不时就写信来要钱要东西,东西上没有亏待过她,可还是毫不满足。
老夫人倒不怕给女儿钱,只是担心这钱根本就花不到女儿身上,以她对李家的了解,这钱多半是进了李家人衣兜。
如今自己在世还好,等自己随着儿子步伐而去,留下的大太太不方便管,三个庶子都是面子情,如果现在不扶持她认识到李家人的真面目帮她脱离苦海,只怕女儿的苦还在后面呢!
老夫人吸了几口气,让自己镇定:这回特意千里迢迢来京城,不就是为了解决这桩事吗?
她苦笑一回思忖一回,开口吩咐下人:“来人,去叫老二媳妇和五娘子叫来,我有话问她们。”
等两人进来,老夫人开门见山就将刚才的事告诉了她俩:“也不怕你娘俩笑话,我这是有心无力,再怎么清醒对上音姐儿眼泪就黔驴技穷了,当初在太原府我也影影绰绰听说了小五怎么帮寿姐儿的,所以只能请小五出山帮我处置一番。”
崔氏和顾一昭对视一眼,果然大宅门里没有秘密,再怎么保密还是被老夫人知道了寿姐儿和离背后有顾一昭的手笔。
顾一昭心里想:怪不得老夫人这回不顾年长车马劳顿都要跟自己一行人来京城,原来不是探望女儿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