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庶女上青云 > 第112章(第1页)

第112章(第1页)

顾一昭在他身边帮着处理政事,也跟着听到了许多朝廷动态。

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她在顾介甫与幕僚议论萧辰时竖起了耳朵。

幕僚认为萧辰必然会高升:“这可是立下了大功!又是平倭寇,又是查谋反,世子本就受皇上器重,这回封赏个侯爷也使得。”

顾介甫讳莫如深:“且看看吧。”

过段日子就收到提拔令,仰鹤白因着协查办大皇子案被升为了统领,萧辰则是被赐予了玉如意,再加上一些口头奖赏,并未有任何职务上的变化。

幕僚纳罕:“为何?明明大姑爷远在京城,并未实质做什么。”

要说主力,肯定是萧辰做得多。

顾一昭则心里一沉。

皇帝果然还是多疑的性格。

既要用萧辰当心腹,也不允许他太过出挑。

这回的封赏就是个明白的警告:让萧辰知道他再怎么立功,也是皇帝手里的一柄利剑。

那那种情形下,皇帝会允许萧辰和顾家结亲吗?

顾家姐妹中大姐嫁入仰家,自己若再嫁入萧家恐怕是难上加难,就算皇帝再宠幸萧辰也不会允许仰家与萧家走得太近。

或者……非要嫁过去也可以,可必然的结果就是——皇上会压制萧辰。

顾一昭不记得自己当时在想什么,一整天她都浑浑噩噩如在梦里。

到夜里时,她居然梦见了萧辰。

梦里他坐在马上,向她伸出了手。

梦里的他如现实一般,可靠、稳重,可信赖。

不过顾一昭没有伸出手。

清晨梳妆时山茶“哎呀”了一声:“娘子昨夜没睡好?”t。她们这些服侍主家的人忌讳说小姐气色差,要不然肯定脱口而出。

顾一昭揽镜自照的心情都没有,挥挥手:“昨夜里听见外面猫叫,想来是聒噪吵到了我。”

现在这个季节,哪里来的野猫打架?

山茶心里嘀咕,麦花却略微明白,她将话岔开:“我去给娘子端一碗茯苓猴菇八珍汤来补补气色。”

糯米磨成了粉末,莲子煮得糯软,里面茯苓块和燕麦粒吃起来甜滋滋的,还加了陈皮丝,润泽的口感混合着绵软的气息,这一碗汤喝下去,顾一昭才觉得身上稍微有了些力气。

她犹犹豫豫依窗独望,池塘里的荷叶早已枯萎,莲蓬干枯,荷叶惨败,在银铜色的池水里站立成萧瑟的剪影。

她的确有点喜欢萧辰。

可一瞬那的心动抵得过漫长的人生吗?

在这个男子极度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挡住了男子的仕途等同于断人生路。

现在萧辰或许对她有一点微薄的好感,可能有多久呢?

以后吵架来一句“当初若不是为了娶你,我何必吃这么多苦?”,那时候怎么办?

她这么反复纠结,整个人又瘦了下去,脸上婴儿肥褪去,脸也变成了跟四姨娘相似的尖下巴,急得四姨娘天天给女儿熬补汤:“脸圆些好,别像我似的福薄相,谁家太太奶奶不是脸蛋圆圆?”

没多久朝廷中又出了一件大事——大皇子自己吊死在了府里。

皇帝虽然恨这个儿子谋反,可是当他真的死了时却又记起昔日的好:大皇子是他第一个儿子,初为人父的激动让他对这个儿子格外关注,当初还是鲁王的他生活艰难,可是大皇子从不抱怨,一直陪他在逼仄的封地王府里度日,还主动种田、渔猎,想出不少开源节流的好法子。

没想到后来日子好了,自己当上皇帝了,居然没留住大儿子的性命。

朝堂中渐渐有风言风语传出来,说大皇子死得蹊跷,他的案子已经尘埃落定,自己也留了条性命,为何又要想不开自杀?

若是他是那贪生怕死的性子,那早在东窗事当天就会自尽投缳,又何必等到案件查完之后再自尽。

说不定是太子闹的事,借此彻底将竞争对手扼杀在萌芽中。

言官们纷纷上奏,皇帝斥责了那些言官,但却叫自己亲信又去彻查大皇子自尽案件,显然是不信任萧辰。

没几天结果出来,大皇子自尽案就是自己所为,并未有任何猫腻,皇帝亲自赏了一副铠甲给萧辰。

可朝中却有人议论皇帝是不似以前信任萧辰了。

萧辰却沉稳以对,他在京城的事了了就又往江南来,路上还没忘了叫人给顾家送一车节礼过来。

太太看着那一车节礼,一时纳罕:“怎得世子忽然如此客气?”

顾介甫分析:“估计是失了皇上欢心,唯恐在江南卫所之事受人排挤,所以才想与我们交好。”

他倒不想落井下石:“圣上自来宠信萧世子,恐怕这冷落也是做戏得成分多,我们家原先还待世子如何,今后还待他如何。”

顾一昭硬着头皮收节礼,她倒隐约猜到了真相:恐怕萧辰从京城回来,就想跟顾家提亲,所以才提前送些丰厚的节礼。

若是做大部分人的妻子,顾一昭自问都会绰绰有余。

她有足够的智慧、心力将男人拿捏到自己手心,不动声色春风化雨改变他,甚至让男人误以为是他自己的想法。

可萧辰不一样——他不好糊弄。

大凡女人都比男人成熟,所以五娘子身边许多女性看待丈夫都如看待一个好糊弄的——小玩意儿。

太太如此、大姐姐如此、二姐如此,她们沉浸着男人带给自己的爱情,就如沉浸式参演了一场话剧,再怎么沉沦都清楚知道这一切很有可能稍纵即逝,所以即使在花团锦簇时也做好了男人变心的准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