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庶女上青云 > 第94章(第2页)

第94章(第2页)

要是往常她或许会嫉妒五娘子受宠,可如今自己出嫁在即,五娘子又帮自己教训了最恨的大姨娘,自然是怎么都好。

大姨娘果然气得在自己房里砸碎了一碟琉璃盏,她隐忍了几天,以亲戚吃了十天苦做筹码,想要在老爷跟前告状,博取怜悯。

谁知道五娘子居然在这十天内猜测到她的动向,提前做了布置,找了高升媳妇。

又利用了王二嫂不屑于跟仆从打交道的心理设宴,做了这个局单等着她来钻。

她打猎数十载,今日倒被鹰啄了眼,心里能痛快吗?

没有坑害到五娘子也就罢了,谁知白白给她送了个去外院理事的机会。

别看五娘子去外院帮老爷磨墨、整理书袋,这些可都是地位的象征!老爷从不让任何内宅女子进入外院,太太不行,最受宠的曦宁不行,当年两人情深义重的大姨娘不行!

没想到五娘子就这么轻而易举去了。

可以预想,有了这层眼界和机会,五娘子今后必然会比其他几位姐妹更有见识。

老爷自己就是例子,他虽然宠爱各种妾室,但遇上朝政有事,总是会到太太房里跟太太念叨,听听太太这个官宦世家女儿的见地开拓思路。

这不就是妥妥的登天梯吗?

事后五娘子还差遣了仆从送来一盏桃花酒,说多谢大姨娘,要不是大姨娘相助,她怎么能有这样登天的机会?

大姨娘气坏了,在屋里躺了好几天,找郎中开了好几幅疏肝解郁的汤药,这才将心里那股郁气散去。

偏偏王二嫂那边还要去应付。大姨娘就拖着病体去跟高升媳妇好说歹说赔了好话一箩筐才让高升媳妇答应了接风宴上有大姨娘陪着,不过还是拒绝让男丁见面。

高升媳妇理由也很充分:“毕竟姨娘是内宅女子,也当避嫌。”,王二嫂因着她地位低拒绝她,这让她心里很不满意。

大姨娘只好答应了。

席间她难免怪罪二嫂子:“嫂子好大的架子,怎么第一次接风宴就不来?”

王二嫂本来就生气接风宴不请自己儿子,没有老爷太太出面,找了仆从打,也憋着气呢,冷冷瞥高升媳妇一眼:“我先前去陕甘总督家赴宴,人家也是正经总督夫人出来招呼我们。”

高升媳妇冷笑一声,起身离席:她才不惯着呢。

大姨娘只要一想到高升媳妇回去会跟高升告状,这话又会传到老爷耳朵里就觉得胸口憋着一股闷气。

她咬牙将气都吞下去,问嫂子:“嫂子,这回来除了送侄子上书院,还有什么旁的事吗?”。赶紧将嫂子打回去。

“送技儿上学可是大事!”王二嫂开口,“历来江南文脉辈出,我和你哥哥商量了让技儿来苏州读书,一定要请妹夫跟书院交代好,让他们好好教导,我们家技儿可是出了名的才子,说不定一举能考中状元呢!”

大姨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她也算见多识广,十五岁连个秀才都不是,恐怕不是什么天才。

“还有!”王二嫂理直气壮,“边关能有什么好女子,我想着苏州富庶,你帮你侄儿在苏州说门好亲事,最好又有钱又有权势,丈人还能在官场上提点技儿。”

【作者有话说】

大姨娘下线倒计时

第61章

“二嫂疯了不成?”饶是大姨娘听到这句话都惊了一惊。

“知府不过是四品官员,千户是五品官员,这有什么不般配的?”王二嫂不以为然,“再说你家两位娘子与我家是姑表亲戚,这叫亲上加亲。”

“那能一样吗?”大姨娘失笑。

顾家家底深厚官宦世家,就算顾介甫现在是个白丁也不会跟王家结亲。

更别提没有战乱时文官要更吃香些,地位也更高,武官一辈子碰不上一个仗打,地位本就天壤之别。

“怎么不一样?再说我家可是嫡子,你家是庶女,仔细论起来还是王家吃亏了呢!”王二嫂昂着下巴,非常倨傲。

大姨娘摇摇头:“孩子们的婚事都是老爷说了算,我没法子置喙。”

她见王二嫂还想说什么,赶紧岔开话题:“还是先让老爷帮大郎安置进书院吧。”

听说事关命根子,王二嫂才阴转晴,将心思收了回来:“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王家做了武官之后也算光耀了门楣,长了见识现后代还是要读书科举所以才让王技弃武从文,一力将他托举读书。

涉及子弟读书顾介甫还是很愿意帮忙的,他将王技送到了当地的书院,还特意引荐了弘哥儿带他一程。

不过王技本人并不是什么读书的料子,说读书只不过是想逃避从武罢了,从前在边关,若是教书先生给他文章点评为次等王二嫂就去人家门上去闹,久而久之教书先生怕了,只一味评“优等”,日子久了王技就真当自己是当世大文豪。

进了书院他恃才傲物,又以自己是知府外甥自居,刚进去两天就惹了一堆麻烦上门。

气得顾介甫连连摇头,训了大姨娘一顿。

王技却无所谓,眼见着麻烦解决了就去问娘:“娘,如今我也进书院了,什么时候能说亲?”

王二嫂亲昵推他一把:“娘替你盘算着呢,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上次吃席大姨娘跟她聊了几句给她出主意,叫王二嫂想联络大姨娘就借口要出门逛街出了顾家,随后再去前院找大姨娘安插在外面的小厮,所以两人算是重新联络上了。

因此王二嫂也借着由头审视了一遍府里的姑娘们:老大老二老四都有婆家了,剩下几个又太小,算来算去适龄的就是三娘子、五娘子、六娘子。

她不是很想给儿子说大姨娘的女儿:大姨娘太强势,如今就已经时常插手娘家诸事,若娶了她的女儿进门,有一对强势母女,自己这个婆婆的位置恐怕坐不稳。

算来算去,倒是五娘子最好,娶进门后再加上大姨娘继续贴补,儿子的日子差不了,唯一遗憾的就是嫡女早早许配人家,否则自家还不得将顾家一半家产轻松谋下?

顾一昭进了外院之事给内外院都给了不小的震撼:自来还没有哪个小娘子能进外院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