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精神头倒很好,虽然被个健壮的婆子背着下了马车,行动不便,人却神采奕奕,身上披着的大毛衣裳也半点未乱,满脸兴奋,像是打了胜仗的将军:
“娘!”
“爹!”
看见崔氏眼眶微红,二娘子的兴奋收敛了大半回去,转而安抚她:“娘,我没事!已经好了。”
她说着就要晃一晃自己伤到的右脚。
“快别闹!”崔氏赶紧开口,吩咐着婆子将二娘子背进听松堂自己的卧房,又一边难得板着脸,训斥她,“你这顽皮的性子不改,以后可要吃大亏!这次还不长记性?!”
可到卧房里,婆子卸下曦宁,她躺回了床上,露出纱布下面高肿的脚踝,崔氏又红了眼眶:“你这孩子,难道要吓死娘?”
二娘子也跟着动容,不过脸上还是笑嘻嘻:“我就是崴脚,休息几天就好了,听说小舅舅之前还摔断过腿呢。”
崔氏看弟弟。
小舅舅赶紧拍拍自己的腿,示意没事:“我跟外甥女们吹牛呢,其实也就是个小伤。不碍事的。”
他安抚姐姐:“山道里背阴处有块石头上雪化了结成冰,曦宁没留意,一脚踩空崴上了脚,我当时给她正了过来,后来去了医馆,正骨郎中看过后说处理得很好,又给曦宁开了些跌打药,每天按时敷上,这期间最好不要见风见湿冷,等百天后再用艾绒干姜花椒水泡脚,就能彻底痊愈。”
听弟弟保证,太太才放下心来,嘱咐自己的丫鬟和曦宁的丫鬟都记住医嘱,以后要按时执行。
顾介甫也松口气,他毕竟最爱这个女儿,叫高升去拿自己私库里珍藏的虎骨酒,说是能怯风。
他们在内宅,李宾不便进去,就与弘哥儿几人在外院闲聊,说完伤情听说没事后,李宾松了口气,用佩服的语气说起旁的事:“你家那个五妹,平日里看着不显山不露水,可是遇上事家里就数她最能干。”
便把刚才五娘子如何有条不紊处理家事的事情说了一遍。
赵飞鸾也在旁边点点头。
弘哥儿不喜欢旁人提及自己家人,便转开话题,顺势恭维李宾妈妈:“说起能干,听说祁夫人也很能干。”
“我娘?我娘说是能干,倒不如她是强势。”李宾跟弘哥儿玩得好,说话就口无遮拦,“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攥在手里,我爹、还有我、我几个弟弟,都被她管得严严实实。”
说起这个他没精打采。
不管转瞬之间他又来了精神:“今晚我能在你家再吃一顿吧?我打小厮去我家传话,就说爬山下来在你这里帮忙,所以晚饭也顺便在你这里吃了。”
他们这么大的少年郎,只要不去外面眠花宿柳,在同窗家住一晚是再平常不过,何况李家也与顾家相熟,长辈们自然是愿意的。
弘哥儿应了一声,又问卢兰陵:“表哥,也辛苦你做陪客如何?”
问了一句,对方却没回答。
弘哥儿就又问了一遍。
“啊?啊!你说这个啊。”卢兰陵像是在担忧,半天才回过神来,答,“那是自然。”
说话间顾介甫也踱步出来:“今日多亏诸位相助,请容我设宴答谢诸位一回。”
两个小儿郎拱手作答:“伯父客气。”
二娘子在山野间受伤崴脚,平时常往来的官宦人家小娘子都来探望二娘子,听说她是出去爬山时受伤的,顿时都充满了羡慕。
她们家里管得严,还从未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呢。
二娘子就眉飞色舞讲起了山里如何好玩,自己如何爬的山,如何登高塔,如何拜佛寺,说了几拨人之后那最初导致她滑到的小石板已经高如万丈深渊,无限惊险。
顾一昭跟太太禀告时忍不住带了笑意:“回禀母亲,二姐这回受伤,家中最大的受害者居然是峨眉。”
“为何是峨眉?”太太不解,峨眉是挹秀台的小丫鬟。
“她呀,专司二姐姐房里的烧茶点茶,二姐这一受伤,来往探望的人多,二姐又滔滔不绝跟人讲述她的传奇历险,费唾沫易口干,喝水就多,再加上要给客人倒茶,最忙的就是峨眉,可不是最大受害者?”
顾一昭说得绘声绘色,大家都笑。
二娘子在床榻上佯装恼火:“好你个小五!等我脚好了,看我不挠你痒痒肉。”
“那也要等二姐能跑动才成。”顾一昭又笑,“现在二姐可丰满了不少呢。”
四姨娘嘴碎却爱屋及乌,因着女儿跟二娘子关系好,捎带着对二娘子也好,见她崴脚,自己也帮不上忙,就窝在厨房里天天炖汤。
今日是猪脊骨海带莲藕汤、明日是羊排骨羊肚菌虫草汤,后天是鸡腿香菇汤,总归是恨不得将方圆十里有脚的动物都炖一遍。
二娘子躺在床上无法活动,补汤喝了一碗又一碗,整个人脸都圆了一圈。
二娘子一听又要恼,顾一昭笑着安抚她:“等二姐好了也该是二月了,到时候草木萌,我们一起去踏青怎么样?”
“真的?”二娘子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
顾一昭就讲起了外面这几天生的事:“今天曲水流觞忽然有声怪叫,吓得七娘子大惊骇,四姨娘大着胆子去扒拉,你猜怎么回事?原来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大公鸡!”
“哪来的鸡啊?”二娘子瞪大眼。
“原本正月一日是鸡日,习俗要在门口杀鸡,取一个吉日的好兆头,上古传下来的习俗,说鸡是重明鸟,舜的母亲就是梦见重明鸟生了舜。结果厨房新来的灶娘手抖,杀鸡时一犹豫,鸡就跑了从屋檐上飞了过去,大家找了一圈没找到,就又换了一只鸡。没想到它居然飞到了曲水流觞。”
“想必是因为曲水流觞竹子多,青竹郁郁,鸡就以为安全了。”二娘子出主意,“古有凤凰栖梧桐,今有金鸡栖青竹,这是个好兆头呢,不能杀了,得养着。”
她眼睛亮,这几天困在房舍里的郁闷燥郁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出主意。
太太看在眼里,心中暗暗点头,四姨娘母女,一个天天不重样给二娘子炖补汤,一个天天给二娘子讲各种故事解闷,这样做派,也不枉自己平日里对她们的好。
顾介甫也觉得这是好兆头,笑着沉吟:“难道我家也要飞出一只金凤凰不成?”
七娘子就将那只鸡养了起来,像模像样给它缝了小衣裳,还给它洗澡,用了竹篮乘着满园走,带到二娘子院里给它解闷。二娘子还说要给它打一个金脚环。
二娘子跟探望她的人讲了好几拨故事之后,估计也倦了,某天只有自家姐妹在场时,又说起了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