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庶女上青云 > 第51章(第1页)

第51章(第1页)

这举动明面是为难五娘子,实际还在试探着图谋家里的财产,说是小偷都便宜了她。

太太似乎也想到了这出,叹口气:“硕鼠啊硕鼠。”

可见二姨娘额头上油皮磨破,脸上也流下了血印。

太太又心生忍,开口道:“也罢。”

“既然知错了,我也在老爷和四娘子跟前留你几分体面,以后你手里捏着的钥匙就交给小五来管,你也不用再管家了,正好去自己住所天天念经,抄抄女诫,也算是你我一场缘分好聚好散,你觉得如何?”

二姨娘泪流满面,泪水糊着血水流在脸上,她却顾不上擦,只一个劲行个大礼:“多谢太□□典。”说罢跪行着出了正堂。

等她出去后钱妈妈就感慨:“太太也太心善了些,若是哪个内宅管事跟人里应外合谋夺家财,赶出去都算轻的。”

一般家庭会送去报官,让这人付出代价,或者索性赶走,提脚卖掉。

“算了,我们毕竟相伴那么多年。”太太摇摇头,将那些不悦都压下去,“如今名不正言不顺,过段日子再把钥匙给小五,如今你先收着。”

“是!”钱妈妈大喜。心里越感谢顾一昭,觉得五娘子是自己的大福星。

顾一昭丝毫不知这件事,只知道二姨娘自此深居简出,便猜测太太对她进行了处罚。

这段日子她现了一件更好玩的事。

那仰鹤白送乡君回老家之后,并没有回京城,而是随着萧辰去了东南沿海。

眼看冬天到了,他派人给顾家送来许多节礼,说是感谢顾家盛情款待他。节礼有许多闽南的特产,

顾家人原先有一半在泉州,所以觉得很亲切。

太太倒不感兴趣:“难为他知恩图报,你们姐妹几个去分了吧。”,顾一昭就明白老爷在泉州任职那几年太太并不开心。

仰鹤白还送了一个小丫鬟,这个小丫鬟口舌伶俐,说话嘴皮子飞快,绘声绘色讲述仰鹤白一行人南行路上遇到的各种趣事。

顾一昭这才知道原来大雍有人专门培养这样的小娘子,为的是在高门大户里给无聊女眷讲故事解闷。或许是古代没有留声机,只能用这种人肉的方式来代替。

只是培养这么个人儿费用高昂,也不知道仰鹤白怎么如此大方?

要说接待之恩,这一路上哪个官员敢不好好接待这两位公子哥?又怎么偏偏往顾家答谢?

这小娘子唤作黄莺儿,描述故事绘声绘色,一路说起他们见过的名山大川,逗得全家大乐。

太太要赏赐,问她:“哪里人?”

黄莺儿笑答:“奴婢是范阳人。”

太太惊讶:“巧了不是,我家大姐儿外祖家也是范阳人,就将你赏给她吧。”

顾一昭蹙眉。

想起遇见仰鹤白时他面对大姐的一些反常举动,顾一昭恍然大悟,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仰鹤白喜欢大姐姐!

仰鹤白15岁,比曼宁大三岁,不过因为他一贯吊儿郎当的作风看上去就比实际年龄小,居然让顾一昭一时没想起早恋。

顾一昭笑眯眯八卦:原来还能近距离围观一下古代少男少女的美好爱情?

果然之后就见仰鹤白时不时往家里送节礼来,类似草编蚱蜢、陶制阿福等等好玩的东西。

顾一昭吐槽:难道少男少女早恋这么淳朴吗?送的都是小孩玩具?

此外仰鹤白给各位姐妹也都有礼物,或许是见顾一昭与大姐常来常往,给顾一昭的t就比较用心,比如一样的杏干特产,顾一昭偷偷研究过,包给顾一昭和大姐的就又大又圆,一看就是好好挑过的。

顾一昭就想起“拿着一大袋咕卡贴纸,这门婚事妹妹先同意了”的梗

仰鹤白是将她当做曼宁的小跟班了。

顾一昭好笑。不过又不能出言提醒大姐,她总不能说:“大姐,我看仰鹤白送东送西,是不是对你有意思?你也早做打算。”

仰家贵不可言,不一定会要这么个儿媳妇,万一提醒了大姐,勾起她儿女之思,反而害她日后伤心怎么办?

再说了,跟权贵子弟谈恋爱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重则殒命,轻则心身受伤。

顾一昭就只好装哑巴。

*

眼看着初冬将至,顾家也开始定制冬天的衣服。

冬天的主要衣服是皮草,什么银鼠、海龙皮、狐皮、貂绒,都是要做出来御寒的。

怪不得古代的书里常会写“拿了冬天的皮衣去典当”,这一件皮草价值不菲,动辄折合人民币几万几十万,拿去典当也够过一年的。

曦宁见识广:“听说有些高门大户败落之后,后代会拿存留下来的皮衣去卖钱。”

老爷平日里要上衙,就给他做一件石青貂裘的氅衣。

顾一昭没什么皮草知识,只记得前世说紫貂是好东西,就问太太:“怎么不做紫貂的?”

太太好笑:“这种当然比不上紫貂,但紫貂是皇家才能用,大臣用就是僭越,会砍头的。”

顾一昭:……

她不由得感谢幸亏自己穿越到了深宅大院,否则要是穿越成了官员,只怕第一个冬天就会稀里糊涂脑袋落地。

太太最怕冷,所以做了几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氅衣,几件海龙皮排褂。

女儿们也跟着做了几件狐狸皮的,有被称作“乌云豹”的沙湖皮,有赤狐皮,白狐皮,各个挑选自己所爱的颜色。

大姐选了纯白,曦宁最爱大红,选了赤狐皮,顾一昭默默摇摇头:“我还是算了。”她穿不惯皮草,用棉衣御寒就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