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牛>庶女上青云 > 第22章(第1页)

第22章(第1页)

太太正穿着寝衣,舒舒服服在镜子前由着丫鬟们卸髻,闻言抿嘴笑了笑,挥挥手叫丫鬟们下去,这才跟着搭腔:“老爷也看中他了?”

“嗯。”顾介甫捋捋胡子,“学问扎实,谈吐也实在,是个经世治学的种子。”

“哪里问这个了,老爷倒像是考究学问的迂腐夫子。”崔氏嗔怪。

顾介甫也笑:“长得也好,以后不管是金銮殿对答还是出仕,都能占不少便宜。”,都说皮相不重要,但他自己是受益者能不清楚吗,长得俊秀更容易得圣眷。

见崔氏要恼,他才说到正题:“年头圣上才登基,改元建制,所以老大老二的婚事便耽搁了……”

前几年朝堂上血雨腥风,你方唱罢我登场,政见不同的官员轮流削职流放,顾家战战兢兢在其中,不敢随意说定儿女亲事,就怕受到儿女亲家牵连。

太太听得高兴。

可顾介甫接下来的话让她坐立难安:“大娘子十二岁了也没个亲事……”

怎么说给了大娘子?

她可不想给旁人做嫁衣裳。

“老爷说定了亲事?”她紧张捏紧手里的金裹梳背檀木梳。

“不曾。我旁敲侧击问了一句赵大人,赵大人就说他想等儿子考学上有所进展再求娶人家。”顾介甫摇摇头。

“他如今十五,三年一考乡试,次年会试,同年四月殿试,就算连中三元等考中进士也要四年了,何况唐时郭元振那样19岁的状元世间难得,多数人要考好几次,动辄1o年2o年,难道要等那么久?”太太奇怪。

“这有什么奇怪的?男子汉先立业再立家。”顾介甫不以为然,“杜子美就是3o岁才成的亲。”

一听大娘子已经不可能,太太心中大喜,面上却不露出来:“如此说来,我们大娘子要等他六七年?她翻过年可就13岁了,这中间若有个变故……”

七年后曦宁不过15岁,但曼宁却快2o岁了,在大雍普遍早婚早育的情形下算是位老姑娘了,更别提万一遇到什么变故,只怕耽搁了大龄更不好说亲。

顾介甫就犹豫了:“不过说给曦宁,又觉得委屈了这孩子。”

虽然都是嫡女,但大女儿才三岁原配就去世了,被他交给了老母亲抚养,又宦游在外常年不见面,说到底对大女儿曼宁没什么特别的情感。

可曦宁就不一样了,毕竟是自己跟崔氏浓情蜜意时生下的,再者自己对崔氏的感情也胜过对原配的感情。男人爱谁就会爱谁的孩子,是真爱就算是继子女都能视如己出,不爱了连亲生儿都能扔下高楼,这就是男人。

当然在崔氏跟前还要找补两句:“毕竟曦宁舅家比曼宁家显赫,说亲时也是一个大助力。”

崔氏不疑有他:“既然大娘子赶不及,那说给曦宁也罢,等曼宁来了苏州,我们再给她另寻一门妥帖的亲事。”

顾介甫又犹豫起来:“曦宁还小,倒也不急,再看看。”

他就两名嫡女,说亲时自然要最大限度挥作用才好。

太太也不催他:“老爷说的是,横竖赵家不急着说亲,我们再寻摸一圈也来得及。”,赵家虽好,但可怜父母心,仍担心委屈了女儿想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顾介甫说着说着又想起了儿子:“说起来,温弘的亲事也该着实准备了。”

说起这个嫡子他就头疼,顾温弘虽是顾家唯一的儿子,聪颖好学,可惜他天生就有口吃的毛病。

这口吃就决定了他无法科举入仕。

本朝科举选拔标准是“身、言、书、判”,要求身形端正、长相周正,连头大身子小、一边肩膀歪斜这样的毛病都要筛选,何况是口吃这样的大毛病?

就算顾家权势能让他通过乡试,可后面的选拔呢?

这也是笼罩在顾家上下的一个大阴影:顾介甫官职做得再高,后代无以为继,也很容易被其他做官的宗室亲眷们吃了绝户。

这门亲事就极其讲究,要既不在意他口吃,又不在意他一辈子无法科举入仕,还要有一定助力能护着顾家不至于被其他虎视眈眈的旁支吞没。

几个条件要求下来就很难。

能助力的家族为何找个口吃女婿?巴结顾家愿意这门亲事的商户或小吏人家又没有能力庇佑这么大家产。

太太也帮着出主意:“回头我跟几位女眷透个口风,说不定就有合适的。”

顾介甫叹口气:“此事古难全。”,他前半生花团锦簇,唯一的遗憾就是没个好儿子继承家业。

不管顾介甫的遗憾,这次宴请算得上是宾客尽欢,太太对两个女儿很满意,问她们:“你们这次有大功劳,没想到初次管事就能这般井井有条,说吧,要什么奖励?”

二娘子猴在太太膝前不起身:“娘若是去骑马带上我成不成?我也想骑马。”

“若是问过你爹愿意就带你去。”太太宠溺摸了摸她头,又转而问顾一昭:“小五呢?”

今日钱妈妈事后汇报,太太才知五娘子才是最尽心的。

除了照应自己负责之事外还处处提点二娘子,甚至还亲自去帮二娘子梳理厨房上菜的流程,说什么“预演”,前一天愣是陪着二娘子让厨房先照着赴宴的菜式提前做了一遍,将每道菜都用了多少时辰、中间可能有什么纰漏都叫山矾写到纸上给了二娘子。

可以说,今日宴请进度顺畅有大半是五娘子的功劳。

顾一昭就沉思:“钱呢够用,饰呢,母亲又刚赏赐过,四季衣裳也足够……”,真的在认真思考需要何等奖励。

“有了。”她想起什么一样,“我想向娘讨要个丫鬟。”

“丫鬟?”太太没想到五娘子要的奖励是丫鬟。

“说起来也不怕母亲和二姐姐笑话。”顾一昭不好意思抿嘴笑,“母亲虽然赐给我几个二等丫鬟,但我不大会调养丫鬟,原先还不觉得,如今搬到煨芋居院子一大就有些慌乱,想求个母亲的得力助手打打样。”

二娘子就有些不屑:“你呀,要脾气凶些,不能在丫鬟面前也一团孩儿气,否则只有被拿捏的份。”

顾一昭点点头,很是受教。

太太想想也是,她虽然送过去几个二等丫鬟,但那都是杂牌军,先前在老宅干得都是洒扫打杂的零碎活计,当不得大任。

便神色和缓问:“那你瞧中了谁?”

“母亲真愿意赏我?”顾一昭惊喜张大嘴,不敢相信太太真答应了,“至于谁……我还真没想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