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抢夺地盘时,一般会采取合并或者驱逐的方法,如果合并出了狼群的合适范围的话,为了抢夺下地盘,必然会把原来的狼群驱逐。
原来的狼群要么看实力悬殊主动夹着尾巴让出地盘,要么誓死捍卫自己的领地。
这些入侵者,一出现就没有让她们选择的余地,而是企图将她们全部杀死,这种恶行放在大自然里也是相当炸裂的。
她不知道这个狼群从哪里来,为什么选择了她们的领地?很明显,哪怕不合并,她们那个小地盘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庞大的狼群生存,按理来说根本不会被选中,难道是牠们原先的地盘生意外不能再居住?但那也不是牠们恃强凌弱的理由!
叶知栀越想越觉得那些恶狼着实可恨。
很大程度上说,叶知栀虽然是人类,但思维想法和狼群相差不大。在狼群眼里,那些入侵的狼群并非不可战胜,牠们的唯一优势只是狼多势众。
倘若真面对面硬干,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只不过狼王衡量了硬干的后果后,选择了退让而已。
之前是狼王的决策失误,牠了解领地附近没有能够威胁牠的猎食者,而且牠们所在的地盘资源并不丰富,大一点的族群不会选择在这个地方落地,因为这里没有足够的资源供给族群。而与牠们差不多规模的族群。狼王有十足的把握,能够轻而易举的战力碾压。
因此在听到刀疤的示警时,狼王就带着所有壮年狼出去了,牠以为牠们能轻易的赶走入侵者,能将牠们都拦在巢穴之外,就算闯入了巢穴,那里尚且还有拥有一战之力的老狼,以及即将长成的幼狼,怎么也能坚持到牠们返回。
只是没想到前来的狼群数量是牠们的三倍不止,最后跑去偷袭后方的狼的数量也不少。
狼王也没想到这些狼是从那片区域跑出来的,牠们的实力也不弱,导致牠们损失了这么多族狼。
牠们一时退让,并不代表会一直退让。
狼群的复仇,从来不晚。
不过是仗着狼多,若牠们唯一的优势没了呢?
哪怕没有去时时关注,狼王对入侵狼群的状况依旧了如指掌。
牠们储存在山洞里的食物,供给牠们小部落狼群绰绰有余,但要供给这么庞大的部落远远不足。
狼群初来乍到,对附近的环境还不熟悉。尤其接连的大雨还会阻碍牠们的行动。就算牠们冒雨出去寻找猎物,也找不到多少。
这也就意味着,狼群会饿着肚子渡过整个雨季,待雨季结束,牠们会迫不及待的出来狩猎。
而为了尽快寻找到被大雨洗去气味的猎物,狼群势必会扩大范围寻找,这也意味着,狼群会分散开来。
上次狼王牠们是被围困得猝不及防,数量又直接被碾压。
但别忘了,狼可是高智商动物。
没有任何动物比狼王的族群更熟悉这里。
牠们在这个领地生活了许多年,熟悉每一寸土地,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什么地方有什么猎物,哪个角落能藏身而不会被现,哪里适合伏击……牠们了解得一清二楚。
狼王甚至能猜到那个狼群会从哪个方向追寻猎物,牠们从哪里开始分散。
狼王率领族群来到领地附近,牠们跑着跑着分成了三波,狼王率领战力在前的断尾和刀疤以及二棕狼妈狼爸隐匿在下风口的岩石群里,银狼则领着三白狼爸和新来的三头狼潜伏在一处山坳里。
银一等四头青年狼则蹲守在最外头,牠们并不直接参与厮杀,而是阻击即将逃窜出来的漏网之鱼。
狼群此次复仇的目的,是猎杀完入侵狼群里所有的狼。
牠们隐匿了身形气息,完美融入周围的环境,好像从未出现过一般。
此时天色渐亮,大雨骤歇,森林中残留在枝干树叶上的雨水滴落,不断拍打着地面山石水木。
山涧低洼处的水流潺潺,运载着枯枝腐叶流向不知名的更深处。
闷了一个雨季的动物们纷纷出窝透气,寻找新的食物。
这其中就包含山洞里的一个狼群。
牠们迫不及待的跑了出来。
这个山洞,住个十来头狼很宽敞,但是住个四十来头狼就很逼仄了,而且食物匮乏,牠们不仅住得不舒服,还饿得眼冒绿光。
如今牠们急需捕捉猎物填饱干瘪的肚子。
在领的带领下,偌大的狼群直直往外奔。
新的领地又小又没什么猎物,而三个多月的雨季将猎物的气息都冲刷得一干二净,狼群越跑越远,久久没寻到猎物的踪迹,明显有些急躁,最后嚎叫一声,狼群散开,开始往四处寻找。
狼王的狼群一直悄无声息的待着不动,就算有狼从附近经过,也安静的潜伏着。
狼王估算着时间,确定最前方的狼群领大部队跑得更远后,在一头狼再次从脚下经过时,狼王动了,牠巨大身躯快如闪电,直接从岩石窝里一跃而下,直直扑向那头狼,獠牙快狠准的一口咬断脖子。
那头狼只来得及出短促的一声,牠挣扎片刻,就直接没了声息。
而与此同时,其他狼已经无声无息靠近附近的狼,牠们迅地扑了上去。
浓浓的血腥味和狼死前出的短暂动静引起附近狼的注意,牠们警惕的竖起耳朵,尾巴紧绷的左右张望。
昂起头正要出警示,却已经有两头狼直接扑了上去。
不过只偷袭到了四头狼,最终还是有狼出了危险的嚎叫。
此时狼王牠们不再隐藏身形,而是联合起来光明正大的猎杀。
这些狼的实力和狼王根本没法比,并
且牠们的大部队还在远处,只有少量的狼在附近,而狼王还有四头强有劲的帮手。
在个体作战能完胜对方的情况下,牠们的劣势转为了优势。
狼王牠们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消灭掉敌方狼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