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接过那小袋子看了看,也十分惊喜:“是盐!”
棠姬之前修建这密室,除了要拿它当自己的兵器库,还预备拿它当临时避难所。她怕真出了什么事儿,被迫要在此处长久躲避,所以就预备了十天半个月的粮食和盐,以备不时之需。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都没有遇见什么值得躲藏许久的危难,今日却因穷得揭不开锅,不得不取出了这些东西。
棠姬将最后一袋盐掏出来交给老李,满意地拍了拍手心。
“方才不是答应阿桃要出去借钱粮吗?这不,齐了!”
眼看近些日子的饭食有了着落,老姚和老李也十分欣慰。
老姚看了一下袋中大米、麦子和粗盐的成色,飞快做出了安排。
“这些米和麦子虽然不算新鲜,但好在保存的好,我们自己拿来吃没有什么问题。至于这几袋子盐,市场上可是紧俏货”
老姚拎了一下那袋子估测了下重量。
“天呐,这一袋子竟然有十多斤!这几十斤盐出手,我们不仅能换锅碗瓢盆,就连枕头铺盖都齐了!回来的时候我们再去路边揪点野菜,今天晚上就吃得饱冻不着了!”
棠姬和老李都表示同意。
将粮食都弄出来之后,棠姬又在架子上努力翻找,好半晌终于找出一个木匣子,里面是两封帛书,分别是棠记酒肆的房契和地契。
棠姬最开始打算逃跑回新郑的时候清点了这些年攒下的所有细软,但是她着急走,所以没有来得及变卖这座酒肆。
之前郑子徒还问她这座酒肆的事儿,她为了装惨,故意骗他说酒肆是租的,并不是她的。
这次为了凑去宜阳买精铁的钱,大概真的要把这酒肆卖掉了。
棠姬摸着那两封帛书,想着自己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倾注她多年心血的酒肆,心中一阵惆怅。
老李凑过来看了看,见棠姬捧着棠记酒肆的房契地契,猜出了她的意图。
“老板娘,你如果要将酒肆仓促卖掉,只怕买家要压几成的价。”
棠姬叹道:“便宜点就便宜点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只是担心这密室。倘若以后房子归了别人,我们再也不能进来,如何将这仓库中的东西取走?但是现在这情形,我们还带着阿桃,也没有办法提前搬空。”
对此老李也十分忧虑。他环视了一下密室内部,又现了新的问题。
“这密室的入口在后院中,倘若新的主人要修整院落种些菜蔬,一但翻土,这密室就被他们现了。我们没有办法将这密室完全封住,这么大的坑洞,我们得从外面运来多少土?咱们即便是假装翻修房子买土,钱又从哪里来呢?”
棠姬有些愁,坐在地上托腮想了一会儿,又有了主意。
“要不我把这房契和地契送去鬼市的当铺好了!鬼市中什么牛鬼蛇神都有,我若顶着郑子徒夫人的名号去,兴许还能当个高价!”
老姚和老李闻言纷纷点头。
三人抱着米麦盐和房契地契悄悄离开密室,一齐去了集市。
雍国虽然禁止私卖盐铁,但盐毕竟是家常之物,老百姓日日要吃,民间用鸡蛋换盐、用盐换米都是常有的事情。有些走街串巷的货郎也会在城中少量进几十斤盐,挑着担子去附近的村子卖。
雍国的官差都忙着建功立业,哪个也不愿意去集市村庄管这芝麻大小的案子。倘若不是一口气卖几千斤,涉案金额巨大,基本上没人管。